當金融產業走向e化以後

       科技發展帶來產業的興衰,或至少改變產業內的競爭形勢與遊戲規則。現代金融業的出現,即是為了因應大規模產銷所引發的大量資金供需,而大規模產銷,則是近百年來科技不斷創新突破的結果。
易言之,科技創新影響了產業結構及企業規模,使企業的運作不能僅依賴有限的自有資金,因而需要各種大型的金融機構,以有效結合大眾資金與企業的資金需求,並進而活絡社會整體資金的流動與運用。
下一波影響金融業經營模式的,將是e化。雖然實體銀行與電子銀行一定會同時並存(證券公司及電子下單亦同),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與網路的普及,將來電子銀行等勢必成為金融業主要的經營方式。此一改變可能有以下的含意:
首先從市場區隔看,都市化程度高、知識及所得水準高的顧客,比較能接受電子銀行或電子下單,因此,誰能善加利用資訊科技,誰就能掌握這些優質的顧客。
其次,電子銀行可以利用資訊科技,分析個別顧客的消費行為與需求特性,並提供更為量身訂製的產品與服務。服務品質加上交易的便利性,再配合上顧客日漸強化的自助服務能力,就可能比鄰近的實體銀行更具有吸引力。
第三,在地理涵蓋範圍方面,過去實體銀行時代強調零售點的密集與近便,但電子銀行則強調隨時隨地的遠距服務,因此,所服務的對象即不局限於分行所在的地區。換言之,「分行密佈」以及「行員與顧客間的社會關係」將可能不再是競爭策略的重點。
第四,在競爭優勢方面,電子銀行所需要的競爭優勢或能力,和實體銀行頗不相同。由於是遠距交易,缺乏面對面的銷售或解釋,因此,產品與服務的設計必須能「自我銷售」與「自我說明」,這些又與組織的資訊科技能力及人才素質密切相關,而此二者也影響了產品創新的品質與速度。此外,產品與服務是否真的能做到「量身訂製」,也植基於顧客關係管理(CRM)與金融專業的結合。至於資訊安全的維護能力,其重要性更不必多加解釋。
除了人才與資訊能力之外,金融業的主要競爭優勢來源之一是對業務相關資訊的掌握。金融業為顧客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中,「資訊」的含量比重很高,簡言之,對世界各地經濟景氣走向的掌握愈及時深入、對資金供需的預測愈準確、對股市的起伏愈瞭解,則所能為顧客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品質就愈佳。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預期,當金融產業高度e化以後,小型而偏向地區性的金融機構,將處於日益不利的地位。理由是:
電子銀行或電子下單之類的經營模式,固定成本高而變動成本低,此一規模經濟性使大型跨國機構居於較有利的地位,而產品設計與創新,更是大型金融機構優勢之所在。
跨國金融機構由於擁有全球資訊管道及更全面的分析角度,在產品及服務上通常有領先的優勢,目前台灣自己設計的金融商品往往不及外商的產品更有吸引力,即已看出此一跡象。
目前台灣的金融機構尚有「零售點」以及「接近顧客」的優勢,將來若電子銀行及電子下單等全面普及,則可能連此一角色也會逐漸式微。策略上要如何因應,應該及早籌畫了。


本文于2006年刊載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