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商管學院的年輕學者或博士班學生,在學術生涯的選擇上,正徬徨於兩條路線之間,面對取捨,產生了不少內心壓力。這兩條路線可簡稱為A路線(研究發表路線)與B路線(教學路線)。
要走A路線,研究方向必須及早聚焦,針對特定議題力求深入。最好能在 博士班一年級即選定題目專心研究甚至投稿,以期盡早發表學術文章。讀書時務必熟記相關的的文章名稱、作者以及發表年代,以便隨時精確引用;要學會運用高深的數學模式或最新的統計方法,在發表學術論文時,就可能因分析方法而獲得加分。要勤於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既可掌握最新議題,又能及早建立國際人脈。
A路線的優點是畢業後易於求職,因為所有大學為了評鑑,都歡迎具有發表能力的新人。在當前體制下,也更容易快速升等,還有研究獎助,將來更有機會成為國際知名學者。缺點是研究成果很少有人看得懂,即使講給學生或業界聽,也不易得到共鳴。為了專注,也無法分心涉獵他有興趣的議題。
若要走B路線,學習範圍就應該較為廣博,以因應企業實務的多元複雜。為了融會貫通,就不必清楚記得各篇文章的內容。要經常接觸企業界,在觀察請教中,一方面可以將實務現象與所學理論互相印證,一方面也可藉以了解本國企業在經營上還需要哪些提升與協助。畢業以後,還得廣泛吸收國際上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及實務報導,並試圖轉換為台灣企業可以參考的觀念與建議。若要寫文章,必須力求一般人看得懂,又感到有用。
B路線的優點是:教學品質可能比較好,尤其面對高水準的學生或學員,可以旁徵博引,解答各種疑難問題。由於學理基礎較廣,可以將自己或別人的研究成果講得更生動,而且因為有「聽眾」,才能常常感受到學用合一的喜悅。缺點是研究心得不易產生「理論上的突破」,因而難以在一流學術期刊發表。其結果極可能是升等不易,甚至淪為「教學型大學」中的「教學型教師」,在台灣現有的體制下,地位相對不高。
在目前的遊戲規則下,年輕學者的路線抉擇還真不容易呢。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