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是政府當前最關切的幾件事之一。事實上,一切經濟與政治上的努力,最終目的無非是希望人民能安居樂業-「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飯吃」,此事做不到,所有政府施政都是空談。
政府現在的解決辦法是,一方面寄望各種培訓機構提供職前訓練,一方面補助企業雇用畢業生,希望一年的實習過程能將他們轉化為企業所需的人才。
然而,在年輕人求職不易的同時,其實企業也大嘆人才難尋。可見人才供需的不平衡才是真正的問題核心,即使將來經濟景氣回轉,大家都找到了工作,也未必表示他們的知能可以配合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需求。
換言之,如何將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及早培養成企業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才是應努力的重點,也是解決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正確思維方式。
此一任務應由誰負責?個人認為不應是培訓機構,也不是用人單位,而是全國一百多所大專院校。國家每年直接或間接地提供了大量資源給各公私立大學,其畢業生卻未能成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學校難道毫無責任?十幾年前個人曾主張「大學主要目的在培養國家建設的人才」,但學術界卻普遍認為應是「研究高深的學術」,而且在「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的信念之下,幾乎不必關心用人單位的需求以及潛在雇用單位的需求與意見。
在知識經濟時代,職場所需要的知能、態度,以及深層的思維模式,絕對不是幾個月的職前培訓就能速成,而需要正式學校教育的長期培育。而企業界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也應由學術界有系統地深入研究分析、觀察了解,然後將這些人才知能方面的需求,經由精心設計,表現在課程結構、教材以及教學過程中。而且這些所謂的「知能」,應遠比大家常朗朗上口的「解決問題能力」、「國際觀」更為具體明確,才有行動上的指導意義。
此外,畢業生進入職場以後,似乎也從來沒有任何機構進行客觀的調查,以全面了解並揭露「學用」之間的差距。因而,學校的評鑑、教師的升等與獎勵,也就完全不會考慮這些層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大學生失業現象,其實是高等教育長久忽視社會需求的結果。此事不嚴肅面對,儘速採取有效行動,不僅未來就業問題難以解決,而且當人力市場日趨開放後,台灣年輕人面對的競爭與淘汰壓力必然有增無減。
●本文于2009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