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個層面來看法規鬆綁

無論企業界或是一般民眾,對政府的各種規定與限制多半抱持負面的態度。事實上,政府各部門對企業運作所設定的各種法規,的確多如牛毛而且未必合理。有些不合理的法規,事後回想起來,簡直令人無法想像甚至啼笑皆非。例如二十幾年前,台北市某一家電影院為了改善裝潢、提升服務品質,希望能將票價上漲五元,結果竟遭主管機關否決。當時主管機關所堅持的理由很多,時至今日再來檢視,幾乎全都難以自圓其說。我們可以想像,現在企業經營上所面對的許多規定,二十年後再來回顧,也許也會讓大家覺得毫無道理。
在社會這種氛圍與集體認識下,「法規鬆綁」似乎是無可避免的趨勢。然而,若全然依照企業界的期望,或依外資企業的建議,比照先進國家的水準來進行法規鬆綁,也未必正確。在此有幾項不同層次的觀念是可以參考的。
首先,企業的法規體系代表了經營的遊戲規則。在自由市場機制之下,公平合理的遊戲規則更加重要。完備而周詳的遊戲規則不僅可以促進競爭過程的公平,也使企業在追求利潤時不致違背了社會的福祉,或為了短期的利益而犧牲了人類長期的生存環境。因此,面對企業法規的課題,重點其實不在「鬆綁」,而是應針對當前社會的發展階段以及大家的價值取向,來思考如何創造或改善法規環境,並藉由精心設計的法規環境將企業經營導向正確的方向。簡言之,哪些方面該放寬,哪些方面該堅持嚴格要求,才是真正要去慎重分析取決的。
其次,明文的法律條文與文化所形成的社會規範,彼此互補。人民道德水準與自制能力愈高、守法習慣愈好,法律就可以愈寬鬆而有彈性;反之,若人民守法習慣差,或普遍有鑽法律漏洞的傾向與能力,則法律就不得不訂得嚴密,以防止投機取巧。若再加上立法能力不足,一切只著眼於防弊,所制定的法規就可能使得守法的企業動彈不得。因此,法規鬆綁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的進化程度,一方面也與法規設計的能力有關。
第三,在後進國家,法規的繁複與不合理,是外國投資人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法規全面鬆綁或全盤「現代化」,外資企業就會大舉進入。在以外銷為主的製造業,引進外資工廠可以有助於對外的創匯以及提升就業水準。但對以內銷為主的商業或服務業,法規鬆綁後勢必降低先進外國廠商的進入障礙,外資的大舉進入,固然受到消費者甚至求職者的歡迎,但可能對本地業者造成生存威脅,甚至將剝奪其生存空間,這也是在產業政策上必須思考的。
在一般印象中,日本與中國大陸即長期藉著似乎不盡合理的法規環境,保護其本國的內需產業,或迫使外國廠商在進入市場時,不得不尋求當地廠商進行合資或策略聯盟,並因而進一步促進本國廠商在經營管理及人才培育上的進步。
從上述第三點來進一步思考,發現法規鬆綁的設計與過程其實是一項極為有力的產業發展政策工具。換言之,我們應配合本國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進步情況,循序漸進地鬆綁,讓企業在法規逐漸鬆綁的過程中,強化體質。再者,也必須鼓勵本國業者在政府的政策下,有計畫地從外商引進人才與管理制度。這樣一來,不僅有助於本國企業的水準提升,也因為經由逐步的開放,而使得在外商任職的國民獲得較高的待遇與學習成長機會。當然消費者也因而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與商品。
我們希望在進行法規鬆綁的過程中,除了要有「政府少管一些」的心態,以及致力提升設計法規的能力之外,還必須要有全盤的戰略思維,讓遊戲規則的設計與產業發展政策相配合。這樣不僅有利於消費者,也有助於本國企業,尤其是服務業整體競爭能力的改善。

本文于2009年刊載於《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