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式的大學教育

   政府將來可能會鼓勵高中畢業生先工作幾年再上大學。有一些工作經驗再來讀書,的確有助於學用之間的整合,但此一做法也有若干限制。
首先是大學未必樂見此一政策,因為目前許多學校已經面臨招生不足,若在幾年裡又少了一大批考生,情勢將雪上加霜。其次是家長及學生不願意,因在現行入學考試方式下,工作幾年後很難考取理想的大學。第三是學生會擔心工作幾年後回學校,成為當年同學的學弟妹,感覺不好。第四是企業也未必願意,因為高中畢業生在許多基礎能力上還是一片空白,對企業的貢獻有限。
我建議大學可以實施「三明治式」的教育-學生在大二以後,到企業工作兩、三年,再回來學校完成學業。
此一做法的好處很多。從大學立場,至少不會衝擊招生人數,即使學生在工作的兩年間,學籍及在校生人數都仍維持;從家長及學生觀點,可及早擁有大學生的身份,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且學生已渡過了兩年嚮往已久的「大學生活」,到職場去轉換一下,可以刺激出新的活力或調整未來的人生方向。
對企業而言,讀過兩年大學的年輕人,心智應更為成熟,其貢獻潛力更可預測,而且來工作兩、三年比一般「實習」時間久,使企業傳授知能的意願更高。
對學生而言,由於進入大學後一年多就要面對企業或「職場」的挑選、兩年工作期間又可以省思學用間的整合,這些都可以使他們的學習更有方向。工作後返校也會讓他們更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
這對大學也有若干正面的衝擊。因為一年多後就必須將學生「推銷」出去,學校不得不從學生一入學即考慮產業的需要,因而在教學上就必須關心學生的就業價值,包括課程更務實而非僅介紹基礎學理,以及在做人做事方面的輔導與要求,這些對許多科系學生的學習及就業都有好處。再者,由於教師會參與學生在業界工作期間的輔導,而且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學生,其要求及期望肯定與完全沒有工作經驗者大不相同,教師就不得不調整教學內容來配合,這些都可以加速產學之間或學用之間的整合。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企業賺錢值得尊敬嗎?

   我們對有錢人,除了羡慕和忌妒之外,究竟應該尊敬還是鄙視?這是當我們看到許多人想發財同時又「仇富」時,所應該澄清的議題。
欲回答此一問題,就應檢視財富是怎麼來的。就企業而言,即是分析其利潤來源的「正當性」,如果經由正當途徑獲得利潤,他們就值得尊敬,否則就未必值得尊敬。
「為顧客創造價值」是企業獲取正當利潤的最基本途徑。換言之,企業如果經由產品或服務的創新或效率的提升(包括充分利用社會上閒置的資源)來滿足顧客,並因而獲利,當然值得尊敬。因此「價值創造」是策略分析上最核心的切入角度。
企業為顧客創造價值往往與「能力」、「規模」以及「組織決策與行動之靈活性」有關。大部分技術或行銷上的創新都需要運用某些獨特能力,以這些能力為基礎的獲利,值得尊敬。此外有許多能力與企業規模有關,有些則與其決策與行動的靈活性有關,但這兩件事常常互相矛盾,亦即是規模大的企業通常不太靈活,因此能「讓大象跳舞」也是一項值得尊敬的能力。
「無形資源」所創造的優勢,例如品牌或領導人形象,以及社會網絡關係等,也可以是超額利潤的來源。但高度依賴品牌或領導人形象的企業,若後續無法為顧客創造實質的價值,則這些無形資源的效益也無法長久。
「獨佔力量之運用」(某些事只有它能做,別人不能做)以及「資訊不對稱」(掌握對手不知道的資訊或對某些資訊的隱瞞或扭曲),也可以是獲利的來源。然而這兩項與「為顧客創造價值」以及「正當性」的直接關聯即十分有限。這些有利的形勢(在經營或資訊上享有獨佔力)通常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能夠及時掌握時機,利用形勢變化的瞬間來獲取超額利潤,也是一種本事,因此即使不值得尊敬,也值得我們佩服。
有些企業利用法規的不健全、政策或執法的漏洞,建立長期的「獨佔地位」或維持「資訊不對稱」,並藉此創造大量財富,使同業無法公平競爭,也阻礙了社會的創新;有些企業不僅未創造價值,還為了賺錢而損及顧客權益,這些利潤當然缺乏正當性。
如果利用人際網絡(也是無形資源的一種)來影響相關的政策或執法,扭曲遊戲規則的正當性與公平性,甚至出現巧取豪奪的現象,憑這樣獲得財富,是社會應該鄙視的。
捐助公益、重視工安環保、照顧員工或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值得肯定,但在檢視企業倫理時,也不可忽視利潤來源的正當性程度,因為它的重要性應該更高。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遙想當年的基礎功夫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推廣個案教學,到處介紹個案教學的優點。其實除了「互動討論」之外,還有許多學習方法,不僅更紮實,而且在年輕時更有必要。
我在高中時有三位老師,他們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對我後來的學習與思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位是教本國歷史的劉昌洪老師。他的方法是講課和抄筆記,乍看之下似乎與其他老師並無不同,但回想起來,其實十分細緻。他課前先將每一章的內容,整理成層次分明的大綱,上課時在說明或講一段「故事」之後,再用典雅的文句,就其在大綱中的層次,簡要寫在黑板上。因為每月要小考,我們必須逐句抄錄並全文背誦。此一做法的最大好處是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將長篇文字整理成條理分明的「知識體系」,這種方法或能力對上大學以後許多科目的學習產生了很大的正面作用。第二個好處是這些大部分由史書摘錄下來的典雅文句,在背誦之後,多少可以提升我們中文寫作上的「文化成分」。第三個好處是摘要的文字精簡而條理分明,將來聯考時,看到題目後不必重新摘要整理,即可作答。
第二位是教中外地理的佘其玉老師。她的方法,一是將課本內容整理成大綱,但黑板上只有大綱及關鍵詞而無文句;二是要求學生依課本內容,繪製地圖。大綱可以直接寫在課本空白處,每次快速回顧,自然可以將這些關鍵詞系統化地在心中再次加深印象。這種方法也可以轉移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上。繪製地圖是學習地理必要的基礎功夫,學生依課本中的每一段內容,在自己手繪的地圖上標記出山川、河流、城市、鐵路、產地等,印象極為深刻。
第三位是高三英文的婁子豐老師。他系統化地整理出「發音方法」及「英文文法」的原則與例外,將我們過去幾年荒疏的學業在一年之中補救回來。可以將這些整理成可以一年之內教完的原則大綱,真不簡單。
劉老師和婁老師在當時是補教界名師,外界聲望很高。然而在面對校內我們這種「放牛班」時也毫無鬆懈,其嚴謹敬業的教學態度,讓大家由衷尊敬。
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學習都有其作用,中年以後,從前學的歷史和地理,或許已經忘了大半,甚至也從未真的用過。然而我們被要求的學習方法,例如一面聽講同時摘要整理出筆記的功夫、聽講或讀書時歸納成層次分明大綱的能力、圖像化學習與思考的習慣,以及從大綱中去記憶並快速連結內容的做法,卻是終身受用不盡的。
下過這些功夫再來「翻轉」,效果應該更好。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今週刊》

大學合併不如先進行聯盟

   少子化更顯得大學似乎太多,有人想到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大學合併,而且可以從公立大學開始。我認為大學合併不如策略聯盟,因為合併所可能產生的利益,策略聯盟幾乎都能得到,而合併所造成的有形無形成本,在策略聯盟中卻不會出現。
台灣土地有限,不可能再開闢一個大校區來容納合併後的兩、三家大學,因此可以預見,即使合併還是得分校區上課。若分校區,則每個校區都不得不維持足夠的行政單位以支援教學,甚至每個校區還得有位「副校長」主持。再者,構成「固定成本」的行政人員多半具公務人員身份,合併後也未必能大幅裁減。易言之,合併之後不太可能大幅降低成本。
若不能因規模擴大而降低成本,則合併所能得到的好處,校際策略聯盟都能得到。例如,在教學方面完全開放跨校選課,人數太少的選修課可以合開,必修課也有更多的教師可供學生選擇。在研究方面則鼓勵跨校共同研究,各校研究設備、資料庫及部分圖書期刊可以共用。這些利益都不必經由「合併」即可獲得。
有人認為師生在各校間交通往返不便,不利學生上課及合作研究。事實上如果幾家學校合併後依然分成幾個校區,這些問題及成本也完全存在,因此交通往返不是策略聯盟的問題。
先進行策略聯盟還有幾項好處。其中之一是策略聯盟的對象可以多元,同一所大學中的不同學院,可以視其「互補」的需要,尋找不同的聯盟對象。其中之二是,策略聯盟不會牽涉到校名存廢、校友認同、組織文化以及院系立即被裁併等問題,因此潛在的抗拒會少得多。
策略聯盟如果能產生正面效果,則在彼此師生的文化適應及感情交流上因為聯盟或合作逐漸提升以後,再談合併更能水到渠成。如果策略聯盟的效果無法出現,則大費周張的合併,代價高卻未必有什麼好處。
私立大學之間、公私立大學之間,也都可以進行策略聯盟。教師開課的經濟性、學生選課的彈性,研究的規模利益,都可以達到。而且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隨時中止聯盟。「先友後婚」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的。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