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達賢教授和附中校友談中學生活


主持個案研討,心態要先調整

   相對於單向講課,在主持個案研討時教師的心態應該大不相同。單向講課的基本信念是:教師的學識水準比學生高很多,因此教師上課時是將學生不易自行理解的道理,化繁為簡,有系統地灌輸給學生,同時也希望學生用心將這些知識或道理,依據教師或書本所提供的知識架構,努力記下來。
然而個案教學對「學習」的概念完全不同。在個案教學的概念中,認為學生既然有能力解決一些初階的問題,表示他們不僅在這方面的知能不是一片空白,甚至還有能力從自己有限的所知中,「調度」、「組合」出若干想法來進行思考與決策。在進行個案討論時,教師不講授學理(認為由學生自行閱讀即可),但卻藉著真實而具體的問題,藉著教師對學理的理解,向學生持續進行啟發性的提問。希望經由這些提問,加上學生間的互動,來強化學生「調度」與「組合」知識的能力,或所謂「想」或「思辨」的能力,甚至建立自己的知識架構。
由於對「學習」與「知能」有如此認知,個案教師必須擁有「從內心深處關懷學生」、「主角是學生」、「虛心開放」、「和學生一起成長與學習」等這些心態。這些心態的必要性,並不是「職業倫理」、個人修養,甚至愛心的表現而已,而是為了在主持個案討論中獲致更佳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擁有的。
在一問一答的互動式個案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對每一位學生「聽說讀想」的各種知能進行「客製化」的「精雕細琢」,因此必須利用師生對答來掌握學生的「知識前緣」或「懂與不懂」,再運用啟發的方式來強化他們某些方面的不足,或喚起其所擁有的某些潛能。因為學生們的知能水準有相當大的個別差異,因此必須先用心去了解每個人針對當前議題的知識前緣,所以「關懷學生」以及「學生是主角」的心態有其必要。
此外,在師生對答過程中,學生極可能提出超越教師原訂教學計畫中的意見,教師必須隨時檢視這些發言內容中的潛在價值,並巧妙地將這些有價值的觀點甚至洞見吸納到論述主軸中。此一做法肯定需要教師擁有「虛心開放」、「和學生一起成長與學習」的心態才能做到。
主持個案討論時,教師心態十分重要,但並非道德呼籲,而是為了教學效果的充分達成。如果沒有這些心態,許多細緻的教學做法無法進行。甚至可以說,教師必須放下學問上「唯我獨尊」的權威人格,才容易主持互動式的個案討論。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今週刊》

產業發展需要全責機構

   政府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可以僅建立遊戲規則,讓企業自由發展,不需任何輔導;如果要投入資源協助,就必須為每一個值得投入資源的產業設立產業發展的全責機構,讓它們擁有適量的資源並負起完全的責任。所謂責任是它們必須定期達到產業發展的某些具體指標,例如產值、就業人口、創匯金額等。
幾十年來,我們協助產業發展的方式並非依產業劃分,而是依「專業功能」分。政府支持了許多各有專長的輔導機構,例如在技術研發方面,廠商可以去找A機構幫忙;在外銷推廣方面,就應去請教B機構;在生產效率上則請C機構指導。此外,自動化找E,品牌經營找F,人才培訓找E,等等。
輔導機構間的這種分工方式當然專業水準較高,但極可能有兩項缺點。第一,任何產業或個別企業去請教各種輔導機構時,所獲得的建議方向多半不同,例如A機構肯定強調技術發展,B則主張投入更多資源在外銷拓展,餘次類推。都很有道理,使企業不知所從,資源與努力方向也無法聚焦。加上這些機構間在預算上存有競爭關係,不太容易建議潛在服務對象朝「非本機構專長」的方向去努力。
第二項問題是,各輔導機構雖然很盡力,但績效不易衡量,或只能衡量「投入」的部分,無法衡量產業的整體發展成果。易言之,各機構只能提報有多少企業曾來請求輔導或參與活動,或共收到多少廠商的配合款。至於整體產業的發展,誰也無法全面負責,因此也不必負責。
產業公會只負責反應產業內不同業者各自的立場,因此很難整合並設計出產業全面的長期策略;政府主管機關的任務主要在「制定產業規範」,難以同時兼顧「發展」的角色,因此二者對特定產業的發展策略設計、執行方法以及成果皆無法負起較全面的責任。
展望未來,無論是文創、電商、物流、觀光、生技,政府若希望為產業發展提供協助,必須要先設立該產業發展的全責機構,並課以產業發展的明確績效目標,才可能發展出具體可行的產業策略,帶領大家的努力方向,並設法突破產業發展的共同障礙。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學術巨人的學思之路

 
企業政策管理導師 勤修課 精讀書
大俠風範引領教學 啟思辯 探創新      

個性爽朗、大器直接、授課要求嚴格與個案研討嚴謹是許多政大企家班學生對司徒達賢教授的印象。司徒教授曾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系主任、企家班總導師、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及副校長等重要職務,更是台灣第一位專研企業政策與組織管理的企管學者與台灣個案教學的先驅者。雖現已經接近教職退休的年紀,但仍活力十足的領導政大青年學子與企業界主管,深入探討變化迅速的企業策略領域。教授特別在百忙中撥冗接受訪談,讓我們瞭解當初老師是如何接觸到「企業策略」這個領域?並將個案研究的風氣導入台灣,實踐於課程中。讓我們聽取司徒教授分享從考大學選系、考上公費留學在美國攻讀碩博士、選擇研究領域、撰寫博士論文的困難以及回台到母校任職從事教學、研究與指導學生一路以來的學思歷程。
英文與個案研究能力的紮根
相較時下的年輕人而言,司徒達賢教授很早就決定了自己的志向。高中時,聽聞在教育部工作的母親談起教育部委託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發現台灣急需企業管理人才。並在美國的金援下,台灣率先在政治大學成立企業管理系,並由密西根大學指派教授到台任教,課程比照美國主流架構,同時選拔優秀校友或老師到密西根大學修習企業管理碩士(MBA)。如此先進的學問與優秀師資,讓還在高中就讀的司徒老師對於「企業管理」領域十分嚮往,在大學聯考時便以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作為他的第一志願。 和當時同學的興趣非常不同的是,司徒教授進入政治大學後培養了喜歡修課的習慣。他笑著說:「學費都繳了,為何不多修一點課?學生時代沒事就該多修課!多接觸不同領域!」當時的政大企管系有兩個特色:一是第一批前往美國受訓的老師剛回國任教,所教授的管理知識都很新穎;二是系上非常強調英文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前需要修多達40個英文授課的學分,包括商業英文、英文作文、英文會話等等。司徒教授回憶說,就在這樣的環境背景與習慣的養成下,為自己打下穩固的英文基礎。另外,大學期間因為課程需要或是個人興趣,老師常到台灣各企業參觀工廠,總計觀摩30多家工廠的生產流程,讓他對於台灣中小企業的營運實務有著更真切的瞭解。
從沒修好的課程中尋找研究方向
 
司徒教授在大四應屆畢業時,開始規劃前往美國進一步的瞭解他最喜歡的企業管理領域,因此自費申請伊利諾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然而,在服兵役期間偶然得知同學中有考取公費留學的成功案例,於是也請假嘗試看看,結果以第一名錄取公費生,成功獲取教育部的獎學金出國留學。老師不改他的幽默個性,爽朗的說:「這一切都是誤打誤撞,原本也沒有想說會考上,公費留考很難考,幾百個人才錄取一兩個。」 到美國唸書期間,由於在政大企管系打下的基礎不錯,司徒教授的各科成績幾乎都到A的好成績。碩一暑假時,有公費留學補助下,不必為生活費到處尋找打工的機會,老師便延續過去喜歡修課的習慣參加學校暑修。選修到一門碩二的「企業政策」是以前大學時沒遇過的科目,加上文化背景的隔閡難以了解研究的個案。在暑假密集授課下,很辛苦的渡過修課過程卻只拿到B的成績。這是司徒教授第一個不是A的科目,老師不覺沮喪反而認為這課程很有趣、很有意思,因為發現了一個在台灣沒有人研究過的藍海。這門課原安排在碩二的下學期,暑修課程則是為碩二學生補修而開,但因老師的好學反而有機會早點接觸到這全新而令人著迷的領域。 當時公費留學補助最長可申請到4年經費,讓司徒教授在碩二上即決定繼續留在美國唸博士,並以企業政策為申請博士班的研究方向。企業政策其實就是現在管理領域中最常聽到的「企業策略」、「策略管理」等概念的雛形,當時開設相關的博士班只有哈佛大學和西北大學兩所,在學費、學風等考量之下,老師前往西北大學開展博士班的研究生涯。 司徒教授回憶說:「要是沒有在碩一暑假接觸到企業政策這個領域,碩二上就沒辦法申請企業政策的博士班了,因為那是碩二下的課,就會錯過申請這個領域的機會。」秉持著正面思考不畏懼修不好的課、並激勵自己到這不熟悉的領域中專研,克服過去所學的困難,讓司徒教授成為台灣研究企業政策的學術先驅者。回首這段在修課中所碰撞出來的火花,喜歡多方面修課、接觸不一樣領域的司徒教授,鼓勵學生應該趁著年輕去開拓自己的視野,才不會限縮了自己將來的成就與格局!
獨立研究,從自身經驗與專書中發想題目
  
在公費補助只剩兩年的壓力下,加上在撰寫論文時得知,母校即將開設企業政策和組織行為課程正需要這領域的專業師資,讓喜愛修課的司徒教授只能在兩年內就修完課程再以一年時間完成博士論文,回台爭取教職。 老師回想那三年修習博士學位過程中最困難的事,就是撰寫博士論文。美國碩士學位並不要求完成碩士論文,而西北大學指導教授的美式教學作風,讓從未寫過論文的老師不知如何下手,是當時遇到最大的困難。 司徒教授從過去參觀台灣工廠的經驗發想研究題目,認為台灣企業多是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若有擴大營運發展的需求,合併將會是一項重要選項,因此如何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合併政策十分重要。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小型企業合併案並不容易找到相關媒體報導或是官方文件記錄,只好從美國聯邦政府公布的大型企業合併名單來做個案實證研究,遂將博士論文題目訂為「大型企業水平合併之策略」。 決定研究題目後,老師開始重新精讀以往所讀過的經典專書,在相關合併策略的段落上面留下標記,再反覆研讀這些段落,構思出可以和研究題目結合應用的部分,最後選擇採實證主義的方法論,透過問卷法來進行實證研究。 問卷設計過程十分嚴謹,老師在與指導教授和三位不同領域的口試教授仔細推敲討論後,條列出各項問題,如:公司併購前後在供應鏈、生產作業的技術與設備、公司信譽、公司規模、研發技術、財務資源與借貸能力、人力管理 等各面向的多重構面量表,並搭配部分的開放性問題來了解兩間公司合併的真正目的。完成問卷設計以後,必須開始查詢企業的連絡資訊,接下來更要從圖書館中的報章雜誌、企業年報及政府出版品來翻閱各企業在合併前後的營運情況,以收集問卷題目以外的資訊。在西北大學資助通話費下,開始透過電話訪問企業的執行長(CEO)進行研究,而訪問中不免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涉及公司機密不願意回答、從總機轉接了無數次仍然找不到人、聯絡人不在、接聽的對象發音不易辨認、員工總裁的聲音太相似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 在每一次和公司電話聯繫時,老師都仔細地去記錄通話的情形,慢慢突破企業縝密的防護網。像是哪些人是可能的協助者?什麼時間點訪談成功的機率比較高?訪談過程當中哪些問題比較容易取得答案?慢慢的抽絲剝繭,最後從90多個大型企業合併的名單上,回收30多個個案。雖然有些資料的回收在預計回收的時間之後,但最後還是完成了問卷資料的收集。 從自己的經驗出發與閱讀過去修課累積下來的專書,從中發掘題目,培養出司徒教授最紮實的獨立研究精神與創意發想的來源。而善用圖書館館藏中的報章雜誌與政府出版品,更是他獲取企業背景資料的主要來源,或為協助了解企業個案的重要基礎。
多讀專書,訓練思辨能力

回到政大企管系任教,剛開始的授課要求高達12門課,而且所謂的個案教材需要老師自行翻譯、重新編輯,以製成課堂使用的個案研究教科書。上課前都必須認真備課來熟讀個案,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個案討論時,要介紹、思考分析、聆聽學生意見、整合實務與作學理上的補充,以真正導入國外個案研究的氛圍到課堂。民國70年政大企管系開創「企業家管理發展進修班」,即現在享譽盛名的企家班,便由司徒教授主授個案研究,上課規則嚴格,例如:上課前必先進行分組討論 ; 要求企業老闆或經理人上課不遲到、不翹課 ; 公務出國需先請假。但是老師談到企家班仍掩不住驕傲,表示學生們比較有想法、有實務經驗,帶領他們用理論架構來串聯實際問題、利用啟發式教學讓大家互相討論想法、互相激勵與互相欣賞,能達到鑽石磨礪鑽石的效果。 指導學生研究方面,司徒教授發現現在的博士班學生研究,和過去十分不同。現在非常重視研究發表,導致有許多研究單純透過數據資料庫擷取需要的資料進行企業分析、以統計結果作為論文探討基礎。如此趨勢背景下,學生不再多去廣泛精讀經典專書、培養獨立思考的思辨能力。在既有資料上做研究,缺乏研究思想上的訓練與創新,侷限自己挖掘新研究方向、開拓新領域的機會。 司徒達賢教授豪邁地分享他一路以來的求學歷程、撰寫博士論文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回台任教從事教學、指導學生研究的看法。鼓勵年輕人多去修課,接觸不同的領域,擺脫自己原有的舒適圈;同時也勉勵年輕的研究者應該多閱讀經典專書,從中消化並累積知識,才能培養出獨立思考的思辨能力、創新研究,不讓自己的視野被掩蔽。司徒教授熱情的談話中帶給我們許多反思,也讓我們一探國內最初企管系成立的時空背景與資源環境,這次的訪談就在大家爽朗的笑聲與討論中結束,讓參與本次訪談的我們受益良多。
(本文根據2015.08.04實際訪談,陳宣毅記錄整理,關雅茹校對,朱小瑄、羅志承核稿,司徒達賢老師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