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做中學」,其效果的主要來源之一是:試著將所學到的原理原則用在實際操作上以後,發現結果不合理想,於是再回頭更深入的去理解所謂原理原則的細緻內涵。通常要在不斷操作、檢討與回顧原理原則以後,才能真正掌握原理原則的真義。而上述「發現操作結果不合理想」,就相當於「發現自己知能的不足」,並進而認知到自己對原理原則的哪一部分理解不夠透徹。如果缺乏「操作、檢討與回顧」此一步驟,則即使熟記原理原則,還是不能算「學會」。
在讀書讀文章時,與其逐行逐頁的詳讀,不如在看到題目以後,先試著想想,憑自己現在的知識水準,針對此一題目,能產生哪些想法,然後再看看作者的結論。把自己努力想出來的答案,和作者的相比,才會知道自己在哪裡不足。接下來再針對作都的結論,嚐試依自己所知,猜想一下作者的推理或論述。利用此一思維過程來閱讀,就能針對自己的「無知」或不足,更有方向性的來吸收書中或文章中的想法。
互動式的上課討論也能達到以此一效果,而且在教師主持下,效果會更明顯。簡言之,教師要求全班針對某一問題思考答案,在大家都略為進行思考後,再請其中一位學生作答。這時全班同學心中都應有一些大致的想法,每個人將所聽到的答案或推理與自己的想法相比對,就能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或自己相對高明之處何在。這樣不斷互相比對各人的想法或對學理的理解,才會產生互相學習的效果。而且從各方發言中,教師不僅可以找出引導後續討論的方向,而且也可以產生自己過去從來沒有想過的觀念。
單向式講授的教師,以及組織中不鼓勵同仁參與發言的「一言堂」主管,由於很少聽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因此不易經由「發現自己知能不足」而獲得自我成長的機會。
●本文于2019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