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制度不改,生命教育難以落實

從前沒有「生命教育」這個觀念,我們都是從生活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面對挫折、尊重別人、建立自信。年歲增長,逐漸不再有父母師長的耳提面命以後,也不得不在內心試著發展自省能力,對自己的情緒、無知、私心等,時時進行檢視、檢討與修正。
近來大家嚴肅地討論生命教育,甚至將之視為教育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環節,表示僅依賴每個人的自我努力,已不足以達到上述這些目標。為什麼以前可以自行獲得生命教育,而現在不行?追根究底,主要原因之一是,升學制度對年輕人身心成長所造成的壓力與扭曲,使許多人失去了這方面自我學習與成長的能力。
本文的核心觀念是:幾十年來,我們的制度將中學學業成績與個人前程過度連結。如果此一連結能夠解開或脫勾,大部分的問題應可獲得解決。
換言之,為了分配有限的教育資源,任何社會都不得不設計一些篩選機制,讓少部分有潛力、求上進的人有機會接受菁英教育。台灣的問題在於這些篩選機制或競賽起步得太早,迫使年輕人從國民中學開始就不得不參與這場生存競爭的比賽。大家所相信的基本的規則是:國中時代就必須對課業全力以赴,因為考得上好高中,才有機會上好大學;上了好大學的好科系,才能出人頭地。面對這樣的競爭規則,任何一位父母都不敢讓子女輸在起跑點上,因此大部分學生,在國中時代即專心致志於人生的競爭,不僅學習的廣度受到壓縮,而長期不斷的考試與升學淘汰,也為大多數年輕人帶來終身難忘的挫折感與受傷的自我意識。
以上是問題的成因,然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是什麼?
1991年,我接受大考中心委託而研究設計的一個方案-「預修甄試」,似乎還可以再考慮一次。
方案很簡單:高中生畢業後參加全國會考,通過及格標準後,有意願繼續讀大學的人,前往大學預科修讀大學的基礎課程(當時針對社會科系建議的課程是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緒論),一年以後再參加全國統一命題的聯合招生考試,依考試成績填寫志願分發就學。
當此升學制度建立後,便可更進一步推動五年一貫制的中學教育,省去「三年一考」的麻煩。
「預修甄試」方案的優點甚多,因篇幅所限,只能簡單列舉如下:
第一,中學的成績不再成為進入大學的依據,青少年時期為了升學而造成的身心壓力、挫折感得以大幅減低。長大成人後,回憶起中學生活,不再是夢魘一場。
第二,「學習」本是天性,許多人大學生學習積極度不足,是因為在中學時期被填鴨式教育「搞壞了胃口」,對上課讀書產生反感。若將讀書的「工具性」抽離,大家自然會繼續維持兒童時代對事事都感到興趣的學習態度。
第三,去除了升學考試的壓力,中學生可以廣博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從多方面來探索自己的潛力與興趣。理想中,五年一貫的中學教育,應廣泛地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史與藝術美學這些「學科」,以及工藝、簿記、家政等「術科」。各種體育及課外社團活動當然也不能少,因為這些都是「全人教育」或「生命教育」的基礎,在青少年時期即能有這些廣博的接觸與學習,將來的人生必然更為多元而豐富。然而,若不實施「預修甄試」的升學方式,這些理想永遠不可能達到。
第四,高中會考之目的不在評斷學習成就的高低,而只是確保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達到可以及格的標準,這是中學教育的品管機制。有相當社會經驗的人都同意,很多學問或知識,「知道就好」,不必為了多兩、三分而記得滾瓜爛熟。
第五,就社會人力結構的合理性來看,本來即不是人人都需要讀大學。在此制度下,年輕人可以延後至十七、八歲再決定自己是否應該讀大學,或進入技職體系。不需要在十三、四歲就為一個完全無法理解的「大學教育」而犧牲那麼多。甚至誤認為只要現在努力幾年,將來進了大學即可「休息養生」,此一誤解所造成的扭曲現象是:在成長發育期間是人生最用功的階段,進到大學以後,本應好好做學問的,卻因為長期累積的學習倦怠感而散慢地過了四年。
第六,網路發達與資訊普及,使青少年從各種管道接收了太多未必正確的觀念。此一升學制度可促進他們學習範圍的廣博,而互動式或更活潑的教學方式也會大幅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並進而協助他們更能有效選擇吸收外界資訊,乃至於確定人生方向。

本文于2009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