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棋藝悟出策略制定模式

       策略制定的思惟過程,有時像象棋,有時像圍棋,有時像麻將,三者都牽涉到決策、競爭與佈局。然而仔細分析,其中 情境下的策略制定相似。 
      下象棋一開始就必須短兵相接,要求在與競爭者對陣時,應儘速發揮本身的競爭優勢,消滅對方未來可以運用的潛在資源。在佈局上,要設法使本身的棋子間互為首尾,環環相扣,令對方無機可乘;並且不斷創造局部優勢,攻其不備。 
     
對奕過程中,雙方都有「犧牲」本身棋子的準備,但若每次犧牲都能帶來對方更大的損失,則其「成本效益」也是值得的。 
     
圍棋的策略思考層次比象棋高,更重視長期的佈局。圍棋當然也有短兵相接,不過,此時雙方的佈局通常已經大致底定。易言之,「搏殺」是建立在過去佈局的基礎上,良好的佈局雖然不保證勝利,但絕對有利於未來的近身攻防。 
     
以圍棋方式來思考的策略家,開始時似乎隨機地在與目前經營毫無關聯的地方建立據點、投入研發、培養關係,或從事看似無關的多角化動作,然而一旦佈局完成,大家會赫然發現,過去的種種作為竟然可以串連在一起,形成有利新事業或新策略發展的形勢。新事業之水到渠成,不僅是執行面的努力,更是多年以前即開始佈局的結果。 
      
策略也像麻將。圍棋與象棋開始時,各玩家的立足點完全一樣,而麻將玩家的初始條件則各自不同,這與真實世界更接近。遊戲開始後,每個人必須配合本身擁有的資源與條件,構思未來胡牌或策略成功的「形貌」,並依此想像中的未來形貌來指導眼前的決策。當外界環境陸續改變,所擁有的條件也不斷消長,則所追求的未來形貌勢必有所調整。 
      
麻將當然也有佈局的概念,但能採取什麼行動,與自己的初始條件及過程中的運氣密切相關;圍棋的佈局,尤其是剛開始時,則較為海闊天空,隨心所欲。 
      
象棋與圍棋都是「二人對局」,而且雙方的作法都相當透明;麻將是「多人對局」,各家的策略構想也並非昭然若揭,這點與真實的企業策略運作,似乎又較為相近。

      本文于2005年刊載於《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