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從生命故事中探索真理

學術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發現真理、解釋現象,大量而扎實的學術研究是人類知能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
在管理學以及大部分社會科學裡,研究方法大致可區分為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簡言之,前者係運用大量樣本,以統計方法來驗證學理上的推論或假說,優點是:如果 抽樣方法正確,其研究結果較能反映真實世界的面貌與特性;其缺點是:由於樣本數目多,因此難以深入,也不容易使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產生深刻的心智啟發或 「洞見」(insight)。至於質性研究,就是從文獻、觀察、訪談,以及直接參與中去發現事實以及過去不曾注意到的因果關係或影響因素,其優缺點與量化研究正好相反而且互補。但二者相比,顯然質性研究與企業管理的教學、實務以及觀念創新更有關聯性。
在質性研究中,「訪談」以及訪談內容的載具「語言文字」,尤其具有關鍵的重要性。這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說明:
一,若欲「發現真理、解釋現象」,研究者就必須多方接觸真實世界。然而研究者時間、精力有限,無法親身全程參與對世界的體驗,因此必須借助別人(被研究之對象或被訪問的對象)之經歷、體驗、感受去了解世界。這些「經歷、體驗、感受」都必須藉由語言文字來溝通、傳達與記錄。
第二,從各個受訪者語言論述的相互比對過程中,不僅可以窺知他們言之未出的內心狀態,甚至也可以在訪談過程以及對訪談結果的詮釋中,使研究者有機會反省自己的價值體系與認知結構。就質性研究的角度,後者有時也可以做為產生洞見的來源。
第三,洞見的產生以及研究結果的呈現,通常也是運用語言文字做為載具。經由這些才能使研究成果獲得更廣大的交流機會,而世代之間的知識傳承,也必須依賴語言文字。
總而言之,語言文字,連結了人與人之間的生命經驗、認知、價值觀,以及知識。而人類文明的進步速度遠高於其他物種,說能力顯然是極為關鍵的一項原因。由此可以推論,「說」不僅是質性研究重要的切入點,甚至與人類知識累積與文明創造也息息相關。
本書所稱的「說」,簡言之即是運用語言文字,將研究對象的某些生活經驗呈現為「故事」,研究者再從這些故事的詮釋中發掘意義,歸納道理,甚至淬煉出在學術上或實務上,過去未曾觸及的智慧結晶。而這些故事,可以是訪問的結果,也可以經由觀察;可以是當事人的獨白,也可以是從多人角度來進行的多重驗證;可以運用既存學理來引導訪問的方向,也可以「放空」研究者現有的主觀框架,任由研究對象完全從自己的觀點自由發揮。
質性研究不僅與教學、實務,以及觀念創新更為接近,在研究過程中也持續對研究者的心智做出啟發與挑戰,然而在學術的發表上卻未獲得應有的重視。主要原因是因為質性研究從資料蒐集、內容詮釋,一直到研究成果的呈現,主觀成分相當多;而且研究過程中又有相當大的部分屬於研究者內在的心智活動,不僅難以言傳,也不易以標準化的方式來操作。因而在追求「理性」、「客觀」,以及研究成果必須能夠完全「複製」的學術典範下,往往被認為「科學」的程度不足。
解決之道,除了應向學術界不斷介紹質性研究的價值之外,也應該試圖將質性研究裡,形形色色的研究方法,包括其步驟、名詞定義等朝「標準化」的方向努力。這本《說研究的第一堂課》即在此一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質性研究的方法與途徑極為多元,「說研究」當然只是其中之一。然而正如前述,語言文字以及藉由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生命故事」有其關鍵的角色,使「說研究」擁有相當的重要性,因此此一研究方法對質性研究者而言,應該極有參考價值。
本書作者蔡敦浩教授與我相識已經三十幾年。長年以來,他對學術研究的執著,一向令我感到敬佩。近年來又領導其研究團隊深入從事說研究的實踐。本書不僅介紹 了此一質性研究的方法,而且也分享了他們在長期運用此一研究方法時所累積的經驗與心得。閱讀其初稿後,令我收穫良多,相信讀者若能仔細閱讀, 必然也能有所啟發。 

        本文摘錄自《敍說研究的第一堂課》‧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