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圓桌座談

       從管理觀點看金庸武俠小說,感覺似乎「俠」的基本價值和文化與今天的組織現象、組織文化會有所牴觸與矛盾。管理的基本是組織,在今天的社會裡,人和人、組織和組織之間基本邏輯就是交易,相互間有妥協和讓步、利益分配和行政規範。可是金庸小說裡的俠,都有非常奔放獨立的生命,他為了追求單一的人生目標,可以犧牲很多東西。因此不需要和人家妥協,不用和人成群結黨,沒什麼利益交換,也不受組織規範,所以不容易從組織管理的角度來觀照他們。
       雖然武俠小說裡也有組織,但試看長期存在於組織的人,或組織裡有效的領導者,似多平庸之輩。全真教的道士們、少林寺的和尚們,武功高有什麼用?很俗氣!彼此之間的想法、溝通很複雜,不是個痛快的人生。
       大俠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行政管理都不行。像郭靖、令狐、張無忌,雖然武功高,個人魅力強,但他們帶領那麼多人,都是黃蓉、任盈盈、趙敏在管。最近很多女性主義學者認為金庸小說裡女性的重要性不足,我倒認為金庸武俠小說反映了一個現實,就是男人在外面打拚,女人在後面遙控,真正有能力有影響力的是女人。
       甚至還有個現象就是,同一個人在組織內外表現迥異。如向問天,流落江湖被人追打時多麼英雄豪傑,後來任我行平反後,讓他做了行政主管就俠義不起來了。
       金毛獅王謝遜在江湖闖蕩時多好,但以前在明教裡也不很快樂;這跟《水滸傳》一樣,所有人入夥前都是英雄好漢、立體的人物,加入梁山泊以後就變成平面的,只是一個名字而已。這種矛盾,其實一部分解釋了全世界風起雲湧的金庸現象:因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下,我們把自己的生活與生命都投入了大大小小的各種組織結構,羈絆在裡面,使我們的人性、俠性受到嚴重的扼殺!現在閱讀武俠小說,不但可以解脫一下,逃避一下,也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被埋沒的人性,取得一點新鮮空氣。

      本文取材自〈金庸作品圓桌座談〉‧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