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後更應重視服務業

製造業發展到某一階段後,經濟體系中就應有強大的服務業來配合。健全而蓬勃發展的服務業,對經濟的持續發展、生活品質的改善,以及製造業附加價值的提升,都有極為正面的作用。
此一道理,在經過金融海嘯後,出口導向的台灣,尤其明顯。
首先,服務業比製造業更能解決社會的就業問題。與服務業相比,製造業需要配合更多資本投入,才能創造就業機會。科技成分較高的製造業,由於是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其創造價值的來源有相當大的部分來自先進的進口機器設備,往往需要高額的投資,才能創造出為數有限的就業機會。服務業價值創造則是依賴人員、組織、經營模式,因此只要提升人的素質以及經營管理的水準,企業就能發展,也就能解決一些就業問題。
其次,製造業的人力結構,有兩極化的現象。一端是高水準的技術人員與研發人員,另一端是生產線上的勞工。前者不易養成,後者不僅辛苦,而且在全球勞動力競爭之下,待遇也難以大幅提高。服務業的人力要求水準,則大部分在兩者之間。若政府能投入資源,將處於這兩端之間的多數國民,培養成優良的服務業從業人員,比培養高科技的研發人員,相對容易得多。
第三,具競爭力的服務業,有助於提高製造業的附加價值。長期從事OEMODM的製造業,為提高其附加價值,力求在產業價值鏈上延伸發展,例如自行處理一部分的倉儲物流、售後服務、甚至掌握消費潮流進而自創品牌。事實上這些倉儲物流、售後服務、行銷研究、廣告促銷,甚至通路的經營或掌控等,都屬於服務業的範圍。如果這些工作在國內做得好,經驗豐富、人才眾多,製造業走出去才能有所發揮。若在國內缺乏這方面的良好基礎,在國際競爭上將很難脫穎而出。
第四,國民生活品質的提升或改善,主要依賴服務業。如果一個國家的高科技製造業具有極高的國際競爭力,但國內的衣食住行育樂,包括教育、醫療等,品質都極為低落,則即使賺了大量外匯,國民亦無任何幸福感可言。如果國民為了享受美食或高水準的休閒觀光、教育、醫療,不得不遠赴國外消費,則更不符合經濟發展的初衷。將國內的服務業水準提升,不僅可以將大家留在國內消費,而且也因此提高了就業與所得的水準,對整體經濟發展也因而產生了一定的正向作用。
金融海嘯之後,各方投資較為保守,經濟的活力與就業也都面對許多阻力,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期間,大力在服務業上衝刺,厚植實力,一旦景氣來臨,即可走向國際,成為製造業之外,另一個創匯的來源。

本文于2009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