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化」與實用價值的矛盾

李家同教授在聯合報上為文指出,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國語考題竟包括「映襯」、「遞進複句」、「轉折複句」等修辭學觀念,教授調查了數百位成年人,發現大多數人其實都不懂這些觀念,甚至國文系教授也未必都能正確回答這些小學生考題。
此一議題引起各方關切及討論。個人的觀察則是,許多社會科學都有類似的「學術演進」過程,包括我所熟悉的企業管理。
小學國語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應是讓學生學會讀與寫。在閱讀方面,不僅要能理解,而且要懂得欣賞;在寫作方面,則至少要達到文筆通順且辭能達意。為了培養寫作能力,必須多讀多寫,寫出來的文章還需要教師逐字逐句修改,寫作能力才會逐漸進步。然而,細心批改文章十分辛苦,對國民的文字表達能力雖有極大貢獻,但「學術性」顯然不足,而且文章人人會寫,也未必是中文系的專屬知識。為了彰顯學術性,文法、修辭等「學問」相繼出現,這就是文學走向「學術化」的開始。既為學術,就必須有學術研究,研究愈求嚴謹,各種名詞定義甚至學術流派就愈趨複雜。中文系的教授忙於建立架構與理論體系,中文系的學生也跟著投入許多心力於學習、探討這些複雜的理論。學生畢業後成為教師,自然就會將這些學問納為教學內容的重要部分。其結果,中、小學教師與學生的時間多用在這些學問上,寫作文、改作文的時間就不得不減少。將來這些年輕學子畢業後,對這些修辭學的專有名詞或許能夠朗朗上口,卻無法用精確的文字,有條理地表達意見或想法。而對這些年輕人或他們的僱主而言,寫作能力肯定更有「實用價值」。
以上未必正確描述了中文系「學術化」的演進過程,但在其他社會科學,例如在「企業管理」領域中,卻極為類似。
傳統上,管理教育主要是經由實務的個案,來教導年輕學生了解企業實務,以及在面對實務問題時,如何分析、研判並做出決策。教師的角色就像批改作文的中小學教師一樣,一點一滴地經由研討來提升學生的管理能力。然而,這樣的教學工作十分辛苦,又被其他學門認為「學術性不足」。為了解決此一遺憾,管理學門也開始發展複雜的數量模式、運用繁瑣的統計方法來驗證極為抽象的理論架構與命題。「學術化」的發展,在管理學界也出現了「文勝於質」的現象,學者們不再深入思考經營管理問題的本質,卻投入大量時間心力講究統計分析方法,以及學術文章的投稿策略與寫作技巧。這樣培養出來的年輕學者,學術性固然大幅提高,但在面對實際問題或指導個案研討時,或許功力就略弱了。
社會科學本來應研究社會現象、解決社會與組織問題。但因為太貼近實務,一則缺乏知識的獨佔性與神秘感,再則也擔心被其他學術領域批判為「不夠學術化」。而為了追求學術化,卻可能因此降低了實用價值,甚至與實務脫節。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換言之,蘇東坡未必了解「映襯」、「遞進複句」等專有名詞,卻能寫出令人感動的傳世文章;王永慶不需要了解深奧的企管理論或統計方法,卻能成為大企業家。
這種不得不逐漸走向「學術化」的過程,也許是所有社會科學的宿命。

本文于2009年刊載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