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美國名校近來發現新一代的大學生不會發問,或不懂得如何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基於此一觀察,教育專家們開始檢討此一現象背後的原因何在。
我有時被邀請到公開場合去演講,為了希望能更配合聽眾的需要,我常保留大部分的時間進行「Q&A」,或乾脆一開始就將全部的時間設定為「Q&A」。換言之,就是由大家在相關主題的範圍內,提出他們有興趣的問題,再由我來作答。我的答案未必完整高明,但至少可以針對在場聽眾心中疑惑,儘量提出我的見解供其參考,效果或許比「單向溝通」、「講自己喜歡講的議題」更好一些。
多年實施下來的結果發現,其實大家都很喜歡發問,而且通常是愈問愈熱烈。可見學生或聽眾潛在的「提問意願」不低,只要經過適度誘導,即可將他們轉變為一群熱情的提問者與參與思考的學習群體。做法上大致有幾項重點:
第一,一開始必須鼓勵提問,甚至強力要求大家提問。因為多數人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構思出完整的問題,也不習慣在大庭廣眾前提出自己的疑問,因此需要鼓勵。如果只是隨口請聽眾提問,又在大家準備好以前,即斷言大家沒有問題,而匆匆結束提問的階段。顯然是主講人未善盡責任,而不是聽眾不願提問。
第二,必須努力澄清提問者的問題,並設法以更結構化、更明確的方式來重述他的問題。因為大部分人對問題的說明未必清楚,若不徹底澄清,回答時可能文不對題,將使提問者失望。再者,「Q&A」也不是完全的「一對一問答」,而是希望藉著這些問答,向所有在場聽眾溝通自己的理念或想法,並引發大家參與思考。因此,必須使在場的所有人都能明瞭所提問題的內容。否則,提問者語意不清、答問者答非所問,聽眾感到不知所云,就不可能產生參與感及知性上的共鳴。如此的「Q&A」必然淪為枯燥無趣。
第三,答案要讓大家覺得有道理或至少要有些啟發。許多人之所以不提問,是預期得不到合理的答案,或擔心講者因答不出來而受窘,造成場面尴尬。尤其是學生,若感到提問的結果,得到的只是一些「應付」式的答案,或構成對 老師的挑戰或不禮貌,若再加上教師以權威的語氣指責問題的品質水準,則學生為了自己的分數,當然不願公開提問了。
第四,要歡迎大家針對答案繼續追問。第一次的答案可能未讓大家滿意,或尚未觸及所提問題的真正核心,因此要形成「互動式的連續問答」,才能真正充分發揮「Q&A」的價值。
在多年的公開答問過程中,我將聽眾的提問視為對自己的考驗,也藉此反省檢視自己在這些議題上的想法,同時也引導了自己進一步學習的方向。因此「Q&A」對答問者也是大有幫助的。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