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式教學真不容易

雖然三十幾年來一直大量在運用個案教學,但近來在學校開授幾次「個案教學法研討」這門課,我才對啟發式教學的意義產生更深入的體會。
表面上看來,個案討論似乎只是教師藉由提問與學生進行互動式的對答。但實施時,教師所應具備的技巧、能力與心態,甚至在主持討論中,學理與邏輯的動態運用,都需要不少基礎與磨練。
最基本的是聽力。在單向講課時,教師通常不太需要運用聽力。但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必須有能力與耐心來聆聽每一位學生的發言,才能從發言中發現值得進一步「啟發」的議題,並找出學生在觀念上對哪些細節還不明白、哪些意見有其獨到的見解,可以進一步探討。
其次是用精簡的語言,摘要學生的發言內容。大部分學生的表達力與聽力不甚高明,聽到別人發言後往往未能掌握重點,或選擇吸收,甚至斷章取義。教師必須經常將學生發言內容進行摘要,才能主導整體討論的方向,避免同學之間的發言無法連貫,難以聚焦。
第三,教師在提出任何問題之前,心中必須大致掌握答案的方向,才能產生「引導」的作用。但在聽到學生發言後,又不能拘泥或堅持自己原有的想法,而應該隨時整合他們有道理或有創意的論述。換句話說,應有自己看法卻又保持彈性,不流於僵化,在態度上又要歡迎不同見解,這是有些難度的。這對學問好,地位高的學者,或許更不習慣。
第四,要有一定程度的幽默感與人際處理能力,來化解在互動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的摩擦甚至衝突。同學間意見相左,或有人發言內容未受肯定而感到挫折,甚至也有學生因為有了發言機會而挑戰教師的權威,這些都要教師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來迅速轉變教室中的氛圍,調劑一下因話題嚴肅而帶來的壓力。
第五,以上種種,其實都建立在教師對相關學理的透徹理解與掌握上。易言之,針對學生形形色色的發言,如何摘要整理、如何整合吸納、如何從不斷修正的架構中構思出新的因果關係並進而提出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朝有趣又有挑戰性的方向去思考,這些都築基於教師心中所累積的學理基礎。教師對某一學科的知識存量若無相當的掌握與內化,討論就會像聊天,在深度上無法滿足高水準學生的期望。
以上所言,都是理想的境界。我雖然逐漸明白了這些道理,卻也還在努力學習當中。

本文于2010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