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管理、政府公共政策,乃至於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與問題,都要仰賴專業知識來處理與解決。學術界是專業知識的創新者與傳播者,因此,長久以來,大家對學者專家都寄以極高的期望。
然而,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二者之間,由於基本性質的不同,使得長期專注於學術研究的學者,很不容易走出象牙塔來面對實際問題;而且一旦走出象牙塔,習慣了複雜的實務或行政工作以後,又很難再走回頭,靜下心來從事高深的學術研究。
此二者本質的不同甚至矛盾,可以大致歸納如下。
第一,學術重「批判」,實務重「整合」,這兩種取向,完全不同。筆者早年攻讀博士學位時,學術界還很重視「整合」,學生必須學著去整合各方前輩的思想與論述;然而近年來,學術界為了鼓勵年輕學者發掘現有理論及研究之缺口,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將重心轉移至「批判」,甚至認為有批判能力即是擁有創新潛能的表現。
實務問題的因果關係多元而複雜,大部分決策都牽涉到多方的意見與立場,因此,兼容並蓄、追求整合的態度與方法十分重要。反之,追求學術創新的人在心態上多少需要有一點「罷黜百家」、「唯我獨尊」的傾向,但以這種心態來面對實際問題,則難免處處踫壁。
第二,學術研究著重單點深入,實務問題因為牽涉的範圍廣,必須思慮周詳、面面俱到。學術界為了有所突破,不得不專心致志於某一專門領域,以充分掌握其發展軌跡,因此難以心有旁鶩。學有專精的學者,未必有通盤考慮的習慣與視野,這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學術用語強調精確,實務上的溝通卻必須通俗淺顯。學術上的觀念,多有嚴謹的定義及專有名詞,甚至派別林立,各有專用術語。然而,社會科學的內容無非探討各種社會現象,類似觀念原本就有通俗的詞彚。學者的兩難即在於:用詞太淺,不能展現學術的價值;用詞太專,又難以讓一般人瞭解,不利於知識的傳播與普及。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值得研究探討的題材可說是無所不在,汲於尋求答案的實務界決策者更是如望甘霖。然而,學者想要能自由進出象牙塔,真是談何容易。
●本文于2007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