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所說的包裝,是指商品、個人或機構的形象設計,以及經由大眾傳播所進行的印象塑造;所謂的「全民」,也不限於台灣。
由於面對的商品種類太多,消費者無暇亦無能力深入分析瞭解各個商品的品質與功能,於是在選擇商品時就不得不高度依賴廣告與包裝所造成的印象。企業界掌握此一消費行為特性,自然會投入大量資源於品牌廣告或機構形象的塑造。在「包裝」上投入資源多,難免會忽略產品在品質與功能上的進步。
同理,選民無法仔細檢視政治人物的品德操守與施政理念,投票時只得根據印象。因此對政治人物而言,包裝與形象管理遠勝於其他因素,為了全力建立親民形象,當然沒有時間去研究公共政策。
企業界的內部管理水準其實與對外的公益活動無關。然而內部管理水準與領導風格不易觀察,於是有些企業必須藉助公益活動來提升機構的形象。這也是包裝的一種方式。
學生升學或求職也必須包裝。學業成績區別力有限,各項校內外的競賽表現才能引起未來僱主或甄試委員的注意與青睞。基於此一認識,學生在學期間就必須十分重視各種「創業競賽」、「個案比賽」、「行銷企劃比賽」,若能得名,對前途大有幫助。課堂中的學習,其「包裝效果」遠不如競賽,因此同樣的時間,投入課業的學習,其「投資報酬率」遠不及校外競賽。
博士班學生努力發表文章也相當類似。為了提升求職時的條件,早早開始投入文章的發表,因而犧牲了讀書、思想紮根或「蹲馬步」的時間亦十分值得。
學生如此,其實學校又何嘗不如此?國內外大學對外提供資訊雖多,但其使命、課程結構、優勢幾乎千篇一律,令申請者無從分辨各校品質與特色,學生只得依賴「排名」與「評比」。社會重視排名與評比,大學就不得不針對各種評比指標,努力「包裝」。為改善這些指標所投入的資源與努力,是否真的會提升大學對社會與學生的貢獻,甚至是否可能因為追求某些指標績效而犧牲了其他更實質的東西,就有待數十年後再來回顧與檢討了。
當大家都靠行銷與包裝來追求能見度與速效時,求本務實以期創造長期貢獻的做法,將更不被重視。
●本文于2007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