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成就才是專業學院的績效指標

美國名校MBA的排名,最重要的指標是「畢業生平均起薪」,或起薪與入學前薪資水準的比較。其他如「教師學術論文篇數」、「圖書館典藏」、「師生比」、「教師學位分佈」這些在我們大學評鑑中十分偏好的指標,則多只是聊備一格而已。因為做為專業學院,如果畢業生就業情況不佳,或在職場上無所發揮,則這些「投入」面的因素表現再好也沒有用。
這些名校不僅以畢業生起薪為具體的績效指標,互相比較,並將之與教師及有關人員的升遷、獎酬、聘用等密切結合,務使全院上下全心為此一指標而努力。只要是有助於學生就業或職場上的表現,就全力去做,因此,也成了資源分配與行動方向上最核心的指導原則。
在此明確的辦學目標與指導原則下,不論是課程安排、教學方法或教材選用,一律以「對學生就業有無助益」做為終極的衡量標準;對學生行為與態度的養成,也充分考慮業界未來的需求;教師的學術研究,也必須與學生就業後所需的知識有關;對畢業校友的事業發展,更是投入大量人力及資源予以關切。
除此之外,為了提升畢業生的平均起薪,以及「就學前後薪資水準的進步程度」,學校當局在錄取學生時就不得不審慎考量每位申請者的潛力,以配合未來業界在挑選人才時的需要;在就業輔導乃至於暑期實習輔導方面,也會盡心盡力,甚至在學生的「包裝」與「促銷」上力求完美。在延聘教師時,重點則在於其所教授的內容,是否對就業以及畢業生未來發展有幫助。在課程規劃上,不能對學生就業能力有所助益的課程,即逐漸淘汰;同時亦配合未來科技及產業的發展趨勢,不斷研發及推出新的課程。
為了提升平均起薪,各校也會自動控制招生人數,以確保教學的規模經濟與教學品質、學生素質的均衡。
易言之,在此一簡單明瞭的績效指標下,學校的存在就是為了提升每位學生的附加價值,使學生在兩年的MBA教育中,培養出能為企業(及其他提供就業機會的機構)做出具體貢獻的知識基礎、能力與態度。
當大部分學校都朝此方向努力時,學生畢業後「學非所用」的情況必然減少;求才若渴的企業界,也不會大嘆人才難求;因為學用相符,畢業生的待遇也可以大幅提高。由於附加價值明顯,薪資水準大幅改善的機率極高,有三、四年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才願意放棄工作,全時投入MBA的學習。也因為如此,這些名校MBA的學費即使十分高昂,大家仍覺得物超所值,趨之若鶩,更不會期許政府出面要求學校降低學費水準。
      大學存在的最重要目的,本來即是培養國家建設的人才。然而,除了培養國家建設人才之外,我們的大學還被賦予一些其他的使命,例如:基礎學術的研究發表、人文素養與胸襟見識的養成、提升台灣的國際知名度、照顧低收入家庭之子女等。由於目標太多、互相牽制,反而使大學最基本的「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的使命趨於模糊。相對而言,「專業學院」的任務並未如此複雜,因此,應該明確地界定其「就業導向」的目標,並結合各種制度予以落實。也唯有如此,目前日益嚴重的「學用不符」的情況,才能大幅改善。

      ●本文于2007年刊載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