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管理理論的實務價值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學術研究成果在數量上日益豐碩。然而,當深入檢視這些研究成果的「實用性」時,大家的答案卻十分保留。例如,政治學或經濟學的學術研究成果,就很難連結到當前的各種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在學術上受到高度肯定的研究結論,能對經濟政策或公共政策、政治制度等產生實際指導作用的,幾乎是百不得一。
在管理學方面,情況也未必更高明。本文將試著就管理學的特色,闡釋「如何結合學術研究與實務」。管理學在本質上具有一項特色:主要研究對象-管理者或經營者,本身即擁有複雜的思考與分析能力,其決策背後,往往已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理論架構」及觀點,學術界若能將管理者的觀點整合至研究中,或至少以這些架構做為思考的起點,則學術研究的成果,對實務界的潛在貢獻必然極有幫助。

管理者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

管理者或經營者為了應付每天的決策,會逐漸發展出有關決策成敗的各種因果關係,不斷從經驗中累積並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高水準的實務界人士,為了提升決策品質,事前必須多方思索影響每一項決策成敗的各種因素,以及它們與決策績效之間的關聯。再者,決策過程中,各方所提供的資訊或建議通常未必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因此,他們必須設法運用邏輯或資料來驗證各種方案的可行性;決策之後,也一定會用心檢討反省。此一思路流程,其實與學術研究相去不遠,因而使得其心中的「理論架構」日益精鍊、周延而縝密。長此以往,當他們看到經由嚴謹研究方法所產生的學術研究時,難免會覺得學者的觀察與結論過於簡化。這也是高水準的實務界人士,通常不覺得學術研究有太大參考價值的原因。
然而,實務界人士,即使水準再高、經驗再豐富,他們的「理論架構」還是有其盲點。其一是:他們的實際經驗所涵蓋的範圍較為狹窄,通常僅局限於單一產業,甚至單一的公司。他們的「理論」對自己手邊的決策或許極為有用,但換了一個不同特性的產業、不同規模的公司,或不同素質水準的工作同仁時,這些理論可能就行不通。易言之,他們所認知的因果關係,能適用的範圍通常十分有限,因而難以達到「一般化」(generalization)或形成「通則」的要求。盲點之二是:大部分實務界人士並未經過嚴謹的學術訓練,因此,比較不容易以更抽象的方式來整合所見所聞,或有系統地歸類整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所獲得的各種成敗經驗。
有些成功的企業家或高階專業經理人,在上課或演講時,只能圍繞著本身組織內的經驗來發揮,而不易提出更寬廣的視野與觀點,或對自己未曾親身經歷的情境,無法提出更因地制宜的看法,其背後的原因或許與這兩項盲點有關。

實務界人士是研究伙伴

管理學的學術研究者不應只是單向觀察或以問卷調查來描述各種管理作為,更不應以高人一等的心態來面對實務界。由於許多實務界人士都已擁有自己的「理論架構」,也有自己的思維方法與「研究程序」,因此,學術研究者應以「知識整合者」的角色,積極與實務界人士互動,以深入發掘他們內心中的架構、考慮因素,甚至決策時的思路歷程,然後以學理訓練為基礎,去分析、比對、綜合處於不同經營情境下的各個管理者,其外顯的作法,以及內心中的因果關係、思維方式、假設前提,並進而發展出更能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與法則。
易言之,在管理學的學術研究過程中,實務界的管理者或決策者,不應只是被觀察的研究對象,而應該被視為學術研究者的研究伙伴,並一起從不同觀點來共同發掘、整合各人(不只一位實務管理者)內心的智慧寶藏。
在多位高水準實務界人士的共同參與下,學術界所產生的研究成果,對實際的管理工作,其實用價值當然會大幅提高。

本文于2007年刊載於《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