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兄弟應否明算帳

      俗語說「親兄弟也要明算帳」,但很難想像一對小兄弟之間,當哥哥指導弟弟功課,或弟弟幫哥哥跑個腿,竟然要計較誰的辛苦比較多,或每次為對方做了一些事之後,還需要由父母來支付酬勞。然而從另一方面看,當長大分家以後,若依然抱持著這種「各盡所能、不分彼此」的想法,遲早會出問題。可見得親兄弟之間應否明算帳,也應視情況而定。
小時候兄弟之間不計較,未必是因為「事情小」,而是基於幾項原因。第一,家庭的氣氛讓兄弟之間感到不分彼此,既為手足,就應分享彼此所有的快樂與煩惱,因此誰辛苦、誰佔了便宜,都不必特別在乎;第二,家庭裡有互惠的文化與習慣,這次雖然自己犧牲一下,但不久還會有請對方提供協助的可能,只要長期中有來有往,就不必要求對方付出立即的回報;第三,父母除了必須努力創造與維持上述的文化與行為模式之外,還會經常注意到,哪幾位子女常熱心為其他人付出,並進而對他們表示肯定與鼓勵。
簡言之,在這個階段,兄弟姐妹之間存在著高度的認同,使目標、利害一體,因而不必明算帳。
長大以後,各自嫁娶,所謂分家,即是指在父母的原生家庭外,每位兄弟又必須為自己所建立的家庭努力與積聚。即使兄弟同心,妯娌之間卻未必,於是目標開始「分化」,因此必須設法計算各人的貢獻並公平分配成果,以確保兄弟之間利益的一致,或目標的「一體化」。
此一觀念,除了可供家族企業的轉型做為參考外,對多角化企業中的綜效產生機制,也有若干涵意。
目標一體化

      事業部之間所以能產生綜效,除了因為在集團之內,容易得知各方究竟擁有哪些潛在資源(包括知能、技術、商情、網絡關係等)可以互相截長補短之外,另一項重要的理由即是上述「目標一體化」的存在。尤其當集團規模小,或機構領導人有能力直接掌握全局時,更是如此。
簡言之,若領導人(相當於家庭中的父母)能創造並維持各事業部負責人利害與共、互利互惠的文化,而且能夠隨時注意誰曾提供本身的資源來協助其他人,並予以肯定,這樣大家才樂於創造綜效。有時甚至要以定期輪調來打破大家的山頭主義,這也有助提升組織文化上「目標一體化」的水準。
有了目標一體化的感覺以後,某些不易精確計價的綜效,例如商情資訊的互相交流、客戶或其他外界關係的引薦、品牌形象的分享等,就比較容易在集團內部出現。因為既是一家人,就不必計算這些綜效究竟為誰帶來多少利益、為誰增加了多少成本。
然而當組織規模擴大,各事業單位的利潤達成率又與各單位同仁之獎金、升遷掛勾時,僅依賴心理上或組織文化上的目標一體化就顯然不夠,尤其是成本效益金額較大的綜效,就必須建立轉撥計價制度來分攤成本。當內部轉撥計價無法讓各方感到公平,就只好依賴「市場機制」-若認為在集團內部尋求合作交流不合算,就儘管與外界去合作與交易。到了這個階段,集團內的綜效,在實質上已微乎極微了。
這就像分家以後,既然目標已難以像當年一樣地一體化,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若有合作,儘管「明算帳」吧。

本文于2007年刊載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