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理上,「多角化」已有完整的策略邏輯與分析架構,也有相當成熟的管理作法。然而,國外學理的依據主要來自對大型企業的觀察,這些學理,對台灣大型企業的多角化當然極有參考價值,但對中型企業而言,則應再加上一些不同的考慮因素。
理由是:大型企業的多角化,主要是因為內部有過量的資源或人才,為了充分利用這些閒置資源、發揮綜效,以及掌握外在的機會,於是採取多角化行動以擴充版圖。而且由於多角化經驗豐富,加上已形成多事業體的複合式組織,因此可以相當制度化地進行多角化。
中型企業則不然。中型企業規模尚未達到合理水準,若本身產業尚有發展空間,就應集中力量來深耕原有的產業,不宜心有旁騖。之所以多角化,主要是因為預見現有的生存空間已趨近飽和,因而試圖將經營的重心,逐漸轉移至新的領域。
易言之,對中型企業而言,多角化往往是內部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是一種企業生命週期交替的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再度創業」。因此,也應該以再度創業的態度與方式來進行多角化。
由於是「再度創業」,或企業有限資源的重心轉移,所以企業主持人親自深入參與此項多角化的過程,甚至親自領軍坐鎮,都有其必要。理由如下:
第一,此項多角化與原有事業的關係,往往不只是發揮綜效而已,而極可能是將重要的資源與人才轉移至新的事業。在轉移過程中,難免會對原有部門造成衝擊,或心理上的不安與抗拒。因此,要想有效調度這些有形與無形的資源,使有限的整體資源配置得當,既不傷害原有的事業,又能使新事業得到充分的支持,勢必由主持人親自操盤才有可能。
其次,中型企業原本在制度上多半未見完備,人治的成分較高。新的事業尚在發展階段,產業特性與人員特質等可能都與原有事業不同,初期若欲有效運作,唯有主持人親自坐鎮,才能充分發揮創業初期的人治優點。
第三,中型企業人才不多,通常除了老闆之外,並無其他可以綜觀全局的通才高手。而且新事業一切都在起步階段,缺乏各種經營的參數依據,難以訂定績效要求指標;再加上資本投資與研發經費正在大量支出,各路人才也在大舉延聘,這些決策結果都高度影響未來成敗。老闆若不親自主持,就必須有一位理念接近、能力強、操守好,又能顧全大局的高手來負責。然而,具有這些條件的高手難求,因此中型企業的再度創業,通常老闆還是必須深入參與才行。
創業唯艱,守成不易,對中型企業而言,多角化更像是蛻變成長的關鍵過程。為了將來能飛上枝頭,過程中的風險自然在所難免,其間的辛苦與感受,與外國大型企業的多角化,完全不同。
●本文于2007年刊載於《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