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本土個案的困難

個案教學除了要講求教學方法之外,好而合用的個案教材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理想上,個案所介紹的產業不宜太傳統,因為己消失或經營手法已完全落伍的產業,不易引起學習興趣;產業也不能太專門,因為太多陌生的術語或科技知識會形成討論的障礙,甚至導致大部分上課時間都用在澄清個案中的事實與名詞;所討論的企業,也不宜太知名,否則可能人人都爭相提出一些個案以外的資料來補充或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失去了個案教學的基本精神。
此外,許多人還希望能使用本土的個案,覺得討論起來才親切或實用。我從事個案教學三十幾年,其中也試著寫過不少本土個案,但在使用上總覺得有些不足,其理由可以歸納成兩方面。
第一是提供個案者的意願。提供個案素材以供學校上課討論,對企業而言沒有什麼好處。如果是媒體正面報導,當然很好,但教學用的個案,必須包括正反各方面的完整介紹,而且為了教學需要,也必須報導企業當時在管理上所潛藏的諸多問題。願意將本身經營實況和盤托出,又不隱瞞本身組織問題的企業,實如鳳毛麟角。再者,大部分本土企業本身的競爭條件並不豐富,若勉強他們公開本身的營運資料或珍貴的成敗經驗,曝光於同業或上下游業者之前,撰寫個案者其實也於心不忍。選擇性報導的結果,當然使個案的可用性大打折扣。然而,如果過於「隱惡揚善」,極可能成為「最佳實務」的介紹,甚至充滿高度公關性質的文字。如此撰寫的個案,自然在教學上難以發揮作用。
許多在職班次的學員,相當樂意在班上和同學一起分享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寶貴經驗,但若將這些內容見諸文字並正式出版發行,態度就十分保留了。
第二是事實資料的闕如。我們希望學生能根據個案中的具體資料,進行分析與決策。然而,許多本土企業,對過去的重大決策並未留下書面記錄,甚至多數決策都是基於高階領導者的主觀判斷,至於當時判斷的根據何在,即使本人也無法說清楚。換言之,決策的當時,並無具體的產業資料,亦未經過市場調查;甚至公開財務報表上的數字,也未必能反映企業當時財務情況的真相。其結果可能是「覺得」某項產品有前景,於是積極投入;「認為」此一市場區隔有成長潛力,因而聚焦於此一客層。依這種訪談內容所撰寫的個案,使用者也很難用來進行理性與客觀的分析。在這方面,先進國家的企業通常內容比較豐富,也有較完整的產業介紹,因此,雖非「本土」,但在教學上反而更可能出現深入的討論。
困難雖多,但仍有不少企業願意為了教育之目的,不吝分享他們的經驗,甚至透露本身組織中的實際問題,這種奉獻的精神,以及對本土管理教育的愛護,是真正值得我們由衷敬佩的。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