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機制的代價

市場機制是經濟學的一項核心概念。此一概念認為,只要維持良好的市場機制,長期中社會整體資源的分配就能日趨合理。在開放的市場機制下,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會配合市場需求與競爭態勢來決定價格、產量,以及產品品質的特性與水準。而市場力量在長期中也決定了哪些企業能夠存活並持續成長。易言之,在優勝劣敗的法則下,自由競爭是汰弱留強的最佳途徑。
幾十年前,政府的政策指導偏多,管制偏嚴,終於導致物極必反,一旦人心思變,開始重視自由化的市場競爭,許多政策即迅速地走向鐘擺的另一端。在自由經濟思想的指導下,過去二十年來的產業政策在大方向上取消了產業的進入障礙,希望經由競爭與淘汰的機制來達到適者生存的目的。
傳統經濟學的假設是,每一個廠商在長期中都是可以生滅無常的個體,在競爭下被淘汰的廠商,其原本掌握的各種資源,可以輕易地釋放出來,被其他廠商或其他產業所吸納。然而在真實世界,此一假設前提其實並不成立。因為在真實世界中的「廠商」,不僅擁有產銷功能而已,其內部還存在著複雜的組織與流程、不可逆轉的資源、專屬的知能,以及為數眾多有感情、有想法、各自有其人生規劃的各級成員。因為這些的存在,使得任何一個廠商或機構的成立或消滅,都會產生極高的成本。
例如銀行業。二十年前台灣的銀行業是高度管制的,因此銀行家數有限,競爭不激烈,各大銀行各擁一片天,獲利良好且員工待遇優厚,然而也由於缺乏競爭,因此創新以及向上提升的動力顯然不足。十幾年前政府政策轉變,開放民營銀行,過程中或許是各方壓力,或許是自由經濟的理念,一旦開放即增加十幾家規模與策略定位皆十分相近的民營銀行。這些民營銀行的規模與競爭條件不足以大步跨向國際,但為了生存與站穩腳步,都不得不在人才網羅、資訊系統建置、市場開拓等方面大力投入。一時之間,金融產業固然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氣象,但這些背後,所付出的有形與無形成本也相當可觀。
以台灣內需市場的胃納量,為數如此眾多的銀行,幾乎在一開始時即註定有一半以上勢必在競爭中遭到淘汰。這些年來,出問題的銀行不少,其中當然有公司治理、金融監理、經營倫理等方面的原因,但市場總需求有限,銀行家數多而規模小這一先天產業條件,也造成了最基本的問題。
銀行當然不致於「關門」,經營不善的結果通常是被本國或外國銀行所購併。而購併的過程中,各種成本相當高。例如電腦資訊系統,當初建置時,各家都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兩家銀行的合併,在資訊系統上幾乎必須全部重新設計。此外,管理的流程與制度、職位的歸併、人員的轉任與裁撤、客戶關係的調整等,都是耗時費事的工作,這些都不是銀行的核心業務,卻是合併時無可避免的作業。易言之,為了合併而多增加的工作負擔,必然會降低本業發展的聚焦程度。
自由經濟下的市場機制當然有極高的價值,但至少就銀行業而言,整體的人才數量不足,市場需求總量有限,卻開放成立了大量不合經濟規模的銀行,因而不得不歷經這十幾年競爭與淘汰過程中所產生的紛擾,以及產業重新整合的心力,這些都可以算是市場機制的代價。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