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觀察是學術創新的重要來源

產品創新往往源自於對人類需求的關懷與洞察;製程的創新構想多半來自生產過程中對各種問題的因應與突破。文學創作一定要植基於作家對社會與人性的體驗或深入觀察,幽居斗室不可能寫出感動人心的作品;美術創作不能一味臨摹前人的畫譜,而必須將心靈沈浸於山川大地或眾生百態,才能突破前輩的筆法框架,自成一家。
社會科學更是如此。各領域的宗師,如:經濟學的亞當斯密、凱因斯,管理學的巴納德、賽門,之所以能提出開啟一代思潮的論述,無不是來自對當時實際現象的長期深入觀察,並力圖以創新的想法來解釋這些實務上的複雜現象與課題。
商學與管理方面,由於比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更接近學術體系的「下游」,因此,其學術研究更應貼近真實世界。甚至可以說,商管方面的學術研究,其創意或基本構想絕大多數都來自實務,而研究成果也應可以解決一些實務上的困惑,或對實務工作有所啟發。
其實很多人都了解此一道理。但商管學術界的研究並未全力朝此一方向努力,原因可歸納為幾項:
第一,多數學術研究者並無機會接觸到擁有豐富實務經驗的企業高階人員以進行深入的訪談或請教。其次,由於研究者或學術論文的寫作者人數眾多,彼此之間的研究資料與成果並未有系統地連結或累積,因而無法形成更深入的研究議題,而且企業界針對類似問題,一再受訪,亦頗感困擾。第三,有些學者仍有學術優越感,未能體認實務的價值。殊不知,企業界在經營中所形成的經驗與智慧,經由系統化地累積、比較、辯證後,即為學術創新的泉源。第四,以本土實務為基礎的學術研究,在學術評價上尚未得到應有的肯定,使年輕學者為了論文發表的效率,寧可埋首於抽象的數學模式或爭相分析現成的國內外資料庫,而不願跨出象牙塔,深入實務去觀察、學習與請教。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跨校的整合平台,整合研究志趣相近的學者,有系統地針對特定產業或企業進行長期研究,是尋求突破的第一步。而學術界心態上的調整,並形成對此類研究長期價值的肯定及共識,也是未來必須努力的。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