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要能國際化才是硬道理?

有些年輕學者問我,幾十年前,當我們年輕時,除了教學之外,是否也做「學術研究」?我的答案是:當然做研究,而且曾經投入大量的時間精神,這些研究的過程與成果,為我們的教學品質水準,產生許多無可取代的正面貢獻。
我們那時候的「研究」,著重於了解本土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方法與實務,並從這些實務觀察中,試圖做到三件事:第一,吸收本土企業家的經驗與智慧,並以之與國外的學理相印證,藉以活化從書本中所學的學術理論;第二,了解本土企業經營環境與組織文化的特色,以期修正國外的學理,甚至據之發展出更適合本土企業的管理思維模式或架構;第三,發掘本土企業在經營管理上有哪些不足或有待加強之處,然後針對其需要來介紹國外已經成熟(未必是最新的學術觀點)的管理觀念或做法,若不易被接受或付諸實施,則再進一步了解阻礙進步的可能因素究竟是哪些。由於企業管理問題是多面向而且互相糾結的,因此我們的研究範圍也不能只局限於單一的主題,而不得不努力接觸企業經營的各個層面。
這些「研究」的目的,長期而言,都聚焦於如何提升台灣企業的管理水準以及整體競爭力;短期而言,是提升教學的品質,希望學生或企業界人士,感到我們所談的內容,在實務上是有用的,或至少是有參考價值的。
然而,先進國家的學術界對這些研究成果,未必感到興趣。因此就今天教育部或國科會所設定的標準來看,都算不上是「學術研究」。
今天年輕一代的學者,則被強烈鼓勵甚至要求走上國際的學術舞台,參與國際上的學術發表活動。要有這方面的成就,就必須朝幾方面投入心力。第一,要密切注意國際學術發展的最新趨勢,以及各個學術期刊主編與評審的偏好與口味;第二,關心的主題範圍必須要專精,因為唯有專精才可能集中力量而有所突破;第三,最好能運用國際上廣被接受的資料庫,因為這些資料所產生的研究成果,比台灣本土的資料來源更能引起國外評審的興趣,其可信度也比較高。第四,在資料分析方法或數量模式的設計上一定要創新,才能超越其他國際學者的研究。第五,寫作技巧與表達的格式,務必合乎國際學術界的要求標準。從我的角度看,這些都是極高難度的工作,而且與我們過去的研究是截然不同的。
簡言之,訴求對象或目標對象的不同,在根本上影響了學術研究的努力方向與研究成果的用途。如果企業管理學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台灣建立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增加我們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則近幾年的政策與努力方向顯然是正確的;如果學術研究的目的是提升本土企業的經營管理水準,或在教學上提高實用的程度,則可能過去的做法反而比較有效。

本文于2009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