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產業發展之外還必須做什麼?

面對經濟問題,常見的解決辦法是稅率、匯率、利率、貨幣供給、進出口管制、外資引進、增加公共投資等傳統的經濟手段;近來大家也關心市場的開放,或運用政府補貼科技研發等政策。
這些都有助於促進投資或產業成長。然而,經濟發展的目的,除了希望產業能蓬勃發展之外,國民就業與平均所得的增加可能更為重要。面對就業不足以及所得水準兩極化等問題,除了傳統的經濟手段加上社會政策之外,政府或國家在長期中還應該致力於以下幾個方向。
第一項,也是最根本的,是普遍提升國民的創價能力。產業在國際間分工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貿易保護只能達到短期效果,長期則必須設法提升國民的創價能力或國際上的競爭力。只要本國人民在國際分工後的產業價值鏈中,能提供不易被取代的貢獻,就不必擔心失去工作機會。甚至於當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我們的機會就愈多。因此,理應致力於強化學校教育與終身教育,全面提升人民的素質、專業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尤其當企業產銷走向全球化,股權也開放由外國人持有的情況下,所謂本國企業,股權可能已有相當比例的外資,部分員工也可能並非本國人,而本國人也可以到外籍企業去工作。因此,「企業」甚至「產業」未必等於「人民」,國家或政府除了要協助企業發展與獲利之外,也應投入更多資源與心力來提升國民創價能力。
其次是設計更公平的遊戲規則,避免貢獻與報酬不成正比。根據基本的經濟學概念,所得應與其邊際貢獻成正比,換言之,對經濟體系或整體社會貢獻大者,所得較高;能力不足或貢獻少的則所得較低。然而,當我們分析近年來財富與所得差距日益擴大的現象時,深切感覺貧富之間,或高低所得者之間,其能力或貢獻的相對水準不見得和所得或財富一樣懸殊。可以想見,社會中廣義的「遊戲規則」未盡公平,是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朝公平的方向去設計、調整這些規則,當然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最近看到大家的注意力都聚焦於「開放與否」,以及「招商引資」,甚至「鼓勵企業國際化」等議題上,卻很少談到以上兩項長期中最根本,但也最不易產生短期績效的工作,因而有此感觸。

本文于2009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