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學術研究為何不易顯現實用價值

美國媒體調查發現,企業主管們幾乎完全不閱讀學術期刊,也不覺得這些學術研究的成果對企業經營有何具體價值。調查單位同時指出,法律、醫學這些也都屬於「專業學院」,但實務界的律師或醫師卻將其領域中的學術期刊視為重要的新知來源。面對這些觀察,直接的反應通常就是「企管學術界應多從事實務界所需要的研究」。然而我卻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學術研究的價值在於「小題大作」,針對特定問題,就少數幾項因素進行深入探討。然而愈高階的管理議題,所牽涉的因素就愈多,從產業趨勢、競爭行為、法令環境、組織設計,一直到財務調度、品牌戰略,甚至還包括人性、組織文化與組織內部政治問題,在真實世界中,不僅都必須納入考量,而且這些因素往往都彼此糾結、互相影響。因此在高階管理的領域中,沒有任何單獨因素可以解釋這些複雜的現象或解決問題。這是學術與實務必然出現差距的最重要原因。在企管領域中,比較接近操作面的部分,例如消費行為研究、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各種量表設計、資產評價等,學術研究成果其實還是頗受實務界重視的。
第二,很多學術研究必須觀察真實世界的運作或訪問實務界人士。醫學研究的許多資料是來自醫療或用藥的經驗;法律相關的案件與法條也都是公開的資訊。學術研究者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公開或未涉機密的資料,進行學術探討,而其研究成果也可以讓所有的實務界分享。然而在企管領域就完全不同。企業界為了生存競爭,分別發展出許多在管理上有立即實用價值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制度或解決問題的經驗),雖然未必完美或可一體適用,但通常也頗有值得參考之處。但問題是,大家是否願意將其辛苦所獲得的「know-how」經由學術研究,忠實而完整的公開給同業參考?許多有規模的管理顧問公司,其實也研究出一些有實用價值的管理方法或資料分析技巧,但這些都是他們的「生財工具」,肯定不願意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學術論文是必須公開的「公共財」,因此不得不只討論可以公開的部分。而可公開的部分,通常只對觀念有指導作用,卻難以產生立即的實用價值。
雖然如此,企管學術研究還是有其間接的重大貢獻。研讀了大量看似沒有實用價值的學術文章,可以使教師的思想層次超越實務界的老手,甚至可以協助這些成功的高階主管想得更深更廣更遠。換言之,學術研究的成果就像是原材料,教師們將之融會貫通以後,才能提升教學的水準。原材料的生產值得鼓勵,融會貫通的功夫也不可或缺。

本文于2011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專心聆聽是需要訓練的

重大決策必須基於廣泛而正確的資訊,以及對各種潛在因果關係的研判。因此,負責決策的高階領導人,應該隨時吸收各種動態資訊與觀點,並藉以提升本身的知能。此一過程中,口頭溝通是十分重要的管道,而內部各級人員則是不可忽略的資訊來源。
然而在實務上,高階主管卻很少專心聽取部屬的看法,以及追問這些看法背後更深入的前提假設與推理過程。產生此一現象的原因大致有幾項:
第一,「專心聆聽」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教師們都知道,天生就能專心聽講的學生比例不高,必須不斷要求督促,學生才靜得下來專心聽課。而且專心聆聽和閱讀一樣,是一件相當消耗腦力的活動,需要經由訓練才能提升這方面的能力。高階長官可以用「要求複誦」之類的方法來促使部屬專心聆聽,但他們自己卻往往因為沒人要求,或沒有人敢測試他們的聽力,而使聆聽能力逐漸弱化。
第二,很多高階主管在心態上認為部屬們未必有能力提出什麼高明的想法,即使表面上展現「參與管理」的作風,實際上並未認真聽進去。因此,對於長官的指示,部屬比較會專心聽;部屬發言,長官的聽力就進入休息狀態。結果是:當一個人層級愈高,上面的長官就愈少,就愈不太聆聽別人講話。由於「用進廢退」,當職位愈高,就愈會發表意見而不會聆聽。
第三,所謂「聆聽」,其實還包括了「向發言者學習」或「接受對方部分意見」的成分在內。有些高階主管在心理上抗拒聆聽,其實是不願在公眾面前承認在某些議題上,部屬的看法或資訊比自己更高明。常見的現象是:當部屬發言完後,長官以語言或表情表示「這事我早知道了,用不著你來提醒」、「這種想法沒有價值,不要浪費大家時間」,因而造成大家爾後不願發言。大家不發言,使長官連練習聆聽的機會都愈來愈少。
第四,部屬發言內容雖然有一定的價值,然而在口語表達或推理過程上也常會有不足,甚至交代不清之處。高階長官若有心聽取其意見,卻又聽不明白,就必須進一步詢問。可是在詢問過程中,極有可能透露出長官在專業上、邏輯推理上,甚至聽力上的不足。例如,有時大家都聽懂了,只有長官沒聽懂,此事怎可讓部屬發現?為了避免大家看出自己知能或專業的不足,長官不得不對某些意見不置可否,因而無法從這些意見中焠取有價值的部分納入決策考量中。更嚴重的是:如果高階主管長期不聽不問,其知能成長肯定比較慢,甚至因為沒有機會聽到不同意見,而造成「剛愎自用」的結果。
我們可以從觀察高階主管或企業家與其他人的對話過程中,猜測他們吸收新知的習慣與能力。如果他們講得多,聽得少;只喜歡談自己熟悉或得意的議題,迴避自己不熟悉的議題;不敢針對自已不了解的事提出請教;常對別人的意見以先入為主的方式斷章取義等,都反映了本文中所談到的某些徵兆。

本文于2011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