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智慧難以言傳

   許多人喜歡聆聽成功經營者的演講或研讀其論著,希望從中找到成功的秘訣。有不少人的確從其中學到很多很好的觀念,然而坦誠說,以這種方式來獲得的管理知識,在深度上可能是有限的。
第一個原因是:任何管理決策情境都十分複雜,產業、組織、人員等都不相同,講者不可能對這些決策背景進行完整的分析,聽者也無法複製別人的成功模式與做法。換言之,每個人所處的決策情境完全不同,對別人成功的經驗,我們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發,但往往只能欽佩或崇拜,卻很難移植。
其次,這些經驗多元而有趣,經過仔細分析後,也都可以歸納出極具有說服力的原則。但再深入思考會發現,這些從經驗中歸納出來的原則其實和學理相差不多。甚至有些經營者因為覺得自己的經驗太過複雜而且難以言傳,於是就藉助從EMBA裡學到的學理來解讀自己的做法。這樣一來就變成以其經驗來詮釋或印證學理而已。
第三項最重要的原因是:競爭優勢背後的做法和道理常具有機密性。有高度互信的師生好友之間,偶而可以透露一二,但面對陌生的聽眾或大眾媒體,有智慧的經營者不會也不應該將自己組織的經營秘訣或獨創做法和盤托出。為了滿足大家的期待,有些成功的經營者不得不只強調「對品質高度重視」或「對員工關心愛護」,甚至「修身養性重於一切」之類的說法,如此既合乎社會期望,也有助於企業形象。他們即使真的在這些方面十分用心,但知道內情者或內部員工其實很明白,其主要成功因素絕對不僅止於此。
我認為最值得從這些成功的經營者身上學習的,是他們分析與思考問題的角度,以及採取行動時的思考邏輯。這些唯有在已建立高度互信、互相欣賞的同學間,進行與自己企業無關的個案討論時,才能展現。有許多企業家或高階經理人,從來不公開演講(因為決策經歷太複雜,又有機密性),甚至很少對外發言,但在討論個案時,卻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洞察力與觀點,這才是他們展現管理智慧與思想內涵的場合。
成功經營者在宣揚崇高理念與成功事蹟之外,如果能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些個案,或針對大家共同關心且熟悉的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分析過程,或對別人的見解做出深刻的評論與建議,如此大家的收穫肯定會更多。

        本文于2014年刊載於《天下雜誌》

有管理能力才會產生合併效益

   過去我們一向以中小企業的靈活與衝勁而自豪。然而在面對全球開放競爭時,不少行業似乎都普遍感到規模不足,想走出去打亞洲盃都有困難,遑論世界盃。
擴大規模可以來自本身的成長,也可以經由合併。經由合併可以迅速擴大規模,然而若沒有高水準的管理能力而想獲得規模上的效益,不太可能。
如果合併的目的在創造規模經濟,則合併後的業務與組織整合勢在必行。所謂併後整合,至少包括以下這些工作:兩家企業的通路與供應商有相同有不同,應如何調整?原來類似的單位如何裁併或重新分工?職位減少後應如何重新派遣各級主管?文化如何融合?管理制度如何互補或更替?兩家過去所累積的資料或資料庫如何整合?IT系統的軟硬體及系統應如何重新部署或結合?
以上這些不僅需要時間,而且也需要高度的管理能力。再者,當規模在短期內跳躍式擴大,其內部的溝通、監控、協調指揮、資源分配等,也將面臨完全不同的課題。萬一合併後因為血統等因素造成內部紛爭,更會使原先預期的合併效益大打折扣。
合併雙方的規模大小與經營績效水準,高度影響了合併的預期績效。以下將嚐試對各種「配對方式」的預期績效做出一些推論。
預期合併績效最好的應該是「大而強+小而強」。大而強則有良好的主導能力,小而強則在被併之後不會亂。如果兩者在產品線、目標客戶、地理涵蓋範圍或競爭優勢上不盡相同,則潛在的利益更容易發揮。
其次是「大而強+大而強」。兩者原來都在領先群,因此即使慢慢整合也無所謂。然而兩者皆大而強,可能出現「誰聽誰」的問題,造成優秀人才的離職,而且購併的代價通常也比較高。
再其次是「大而強+小而弱」。前者要花功夫去修補後者的弱點,而且因為後者規模不大,對規模經濟的幫助有限。
此外,「小而強+小而強」效果不大潛在對立卻不少,「大而強+大而弱」則後者調整困難,這些通常都不太值得。
然而最不具吸引力的方案是「大而弱+大而弱」。兩弱在一起,整合難而紛爭多,合併以後管理水準與經營績效會突然脫胎換骨的機會十分渺茫。當然,「併而不合」-外表規模似乎陡增一倍,內部卻長期維持各自為政的「邦聯制」也是解法之一。因為沒有整合,就不會出現上述各種管理上的煩惱,然而也不會產生期望中的規模經濟。
有時兩家企業在內銷上都是強者,但在國際競爭上卻都是弱者。若合併的目的在於提升在國內的獨佔力量,則其性質類似「大而強+大而強」;如果想合併後要出去打亞洲盃,就會像「大而弱+大而弱」。
如何經營管理大規模跨國企業,我們都還需要學習。

      ●本文于2014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