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課後心得以提升反思效果

   個案教學主要目的在於提升「聽、說、讀、想」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既有學理的傳授方面就比不上講課或自己讀書。再者由於每次上課的討論過程都不盡相同,因此分析角度以及所獲致的結論,甚至討論背後所依據的「道理」都很難完全做到標準化。為了讓學生課後在觀念上有更具體的收穫,通常做法是由教師在下課前就當天討論內容,整理出一些道理,甚至設法用相關的學理來解釋。
然而當台下是高水準的學員或學生時,他們未必都認同教師的結論,但下課時間已到,大家已無法再進行意見交流。
針對此一現象,我建議的解決辦法是請學生在課後三天內上網站分享上課心得。此一做法有幾項好處:
第一,學生上課時除了必須全神貫注參與討論之外,勢必還要隨時想一想這一回合的討論可以歸納出什麼道理,這樣一來就深化了學習的效果。
第二,為了要寫出幾百字的心得,學生必須整理自己的想法,以便呈現為系統化的文字,這使「反思」過程更加落實。
第三,因為是上網分享,教師又即時回饋,所以學生十分在意自己寫作的品質以及心得報告在教師及同學心中的評價。有些人形成想法的速度快,很早就交卷;其他人在構思本身心得的過程中,當然要參考一下已上網的心得內容,卻又不能抄襲別人的論述,因此不得不努力想出與眾不同的意見。這相當於將上課討論時的分享氛圍,在課後又延續了好幾天。
第四,教師儘量即時閱讀每篇心得,並迅速做出回饋,的確得投入不少時間精神,但從學生心得中,可以了解每位學生的思想深度以及用心程度,這比個案討論更能深入認識每一位學生。若有人在某些觀念上出現偏差,可以及時修正;萬一因為教師語意不明造成大部分人的誤解,也可以從學生心得中得知而再圖補正。
第五,從用心寫的心得中,教師肯定能獲得一些極好的想法與思維角度。這些多元且富創意的見解,說明了即使教師學富五車,在下課前所能歸結出的結論或引用的學理,全面性肯定是不足的。
過去也曾要學生繳交學期報告,但這些報告的品質很難掌握,因為學生認知裡,教師多半無暇仔細讀,更不會被其他同學看到,因此不會特別在乎。而且學期已經結束,教師即使仔細讀完也已經開學,根本沒有機會針對學期報告的內容進行回饋。其效果遠比不上每週上網分享心得。
有時晚上的課,第二天發現有幾位高階經理人學員,半夜兩點就寫好心得報告上傳,這也是很令我感動的。

        ●本文于2014年刊載於《今週刊》 

閱讀經典以豐富思想內涵

   廣泛閱讀經典名著,是希望學習前輩學者們針對問題,發展概念並形成觀點的思維方式,並藉此豐富我們的思想內涵、培養我們的思想能力。
1973年我進入美國西北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主修企業政策(即是後來的策略管理)。每學期都要必修一、兩門博士班的理論研討課,上課的內容就是讀書,每門課大約平均每週讀一本。由於修課的人數不多,上課沒有「分組報告」這回事,主要活動是針對書本內容,進行師生間的自由討論。
這些書都是「原典」,大部分是某位學者針對某一特定議題的專門著作。頁數很多,儘量讀,讀不完就挑重點看。身為外籍學生,我對這些課的確倍感壓力。當時未能體會什麼是「思想能力」,只是隱約覺得幾個學期下來,自己愈來愈會學著「講道理」,對別人的論述也比較有能力進行評論。
能稱得上經典的文章或書籍,基本上詳細記錄了這些大師們在面對當時新興的社會或管理議題時,分析問題、提出觀點的思路歷程。仔細閱讀這些著作,相當於亦步亦趨的追隨這些偉大的心靈,慢慢培養我們分析問題、釐清因果關係的思想能力。此外,為了追求思想的寬度,我們不宜只「一門深入」的專精於少數大師的觀點,而應該廣泛接觸許多大師的作品,試著去學習吸收不同學者形成觀念與想法的邏輯與推理方式。
有些人或許認為,大部分重要學者的主要觀點,都已摘要在教科書裡,熟讀教科書即可,何況這些理論,在今天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但我的想法並不如此。這些大師們的著作,其結論到今天或許已經了無新意,或許因為時代變遷而不合時宜,然而我們讀這些經典的目的,不在學習他們的「結論」或引用他們的「名言」來炫耀自己的學問,而是學習他們分析思考並獲致結論的心智過程。
在現代學術界的遊戲規則下,博士班學生必須很早就專心致志於某一尖端的研究議題,以期及早從事論文發表。然而太早就在學習與閱讀上走向專精,犧牲了從廣泛閱讀經典中吸收思想養分的機會,就長遠而言,相當可惜。因為將來他們成為大學教師以後,勢必經常需要為學生詮釋議題多元的教科書、要回應高水準學生或企業界學員的提問、要在個案討論中整合許多各執一偏的理論與千變萬化的實務現象。面對熟讀教科書的聰明學生或在實務上有成就的高階經理人,教師必須憑藉著過去廣泛閱讀經典所培養的思想內涵與思想能力,才可能在思考層面上略顯高明一些。
 
●本文于2014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