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課後心得以提升反思效果

   個案教學主要目的在於提升「聽、說、讀、想」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既有學理的傳授方面就比不上講課或自己讀書。再者由於每次上課的討論過程都不盡相同,因此分析角度以及所獲致的結論,甚至討論背後所依據的「道理」都很難完全做到標準化。為了讓學生課後在觀念上有更具體的收穫,通常做法是由教師在下課前就當天討論內容,整理出一些道理,甚至設法用相關的學理來解釋。
然而當台下是高水準的學員或學生時,他們未必都認同教師的結論,但下課時間已到,大家已無法再進行意見交流。
針對此一現象,我建議的解決辦法是請學生在課後三天內上網站分享上課心得。此一做法有幾項好處:
第一,學生上課時除了必須全神貫注參與討論之外,勢必還要隨時想一想這一回合的討論可以歸納出什麼道理,這樣一來就深化了學習的效果。
第二,為了要寫出幾百字的心得,學生必須整理自己的想法,以便呈現為系統化的文字,這使「反思」過程更加落實。
第三,因為是上網分享,教師又即時回饋,所以學生十分在意自己寫作的品質以及心得報告在教師及同學心中的評價。有些人形成想法的速度快,很早就交卷;其他人在構思本身心得的過程中,當然要參考一下已上網的心得內容,卻又不能抄襲別人的論述,因此不得不努力想出與眾不同的意見。這相當於將上課討論時的分享氛圍,在課後又延續了好幾天。
第四,教師儘量即時閱讀每篇心得,並迅速做出回饋,的確得投入不少時間精神,但從學生心得中,可以了解每位學生的思想深度以及用心程度,這比個案討論更能深入認識每一位學生。若有人在某些觀念上出現偏差,可以及時修正;萬一因為教師語意不明造成大部分人的誤解,也可以從學生心得中得知而再圖補正。
第五,從用心寫的心得中,教師肯定能獲得一些極好的想法與思維角度。這些多元且富創意的見解,說明了即使教師學富五車,在下課前所能歸結出的結論或引用的學理,全面性肯定是不足的。
過去也曾要學生繳交學期報告,但這些報告的品質很難掌握,因為學生認知裡,教師多半無暇仔細讀,更不會被其他同學看到,因此不會特別在乎。而且學期已經結束,教師即使仔細讀完也已經開學,根本沒有機會針對學期報告的內容進行回饋。其效果遠比不上每週上網分享心得。
有時晚上的課,第二天發現有幾位高階經理人學員,半夜兩點就寫好心得報告上傳,這也是很令我感動的。

        ●本文于2014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