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進入美國西北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主修企業政策(即是後來的策略管理)。每學期都要必修一、兩門博士班的理論研討課,上課的內容就是讀書,每門課大約平均每週讀一本。由於修課的人數不多,上課沒有「分組報告」這回事,主要活動是針對書本內容,進行師生間的自由討論。
這些書都是「原典」,大部分是某位學者針對某一特定議題的專門著作。頁數很多,儘量讀,讀不完就挑重點看。身為外籍學生,我對這些課的確倍感壓力。當時未能體會什麼是「思想能力」,只是隱約覺得幾個學期下來,自己愈來愈會學著「講道理」,對別人的論述也比較有能力進行評論。
能稱得上經典的文章或書籍,基本上詳細記錄了這些大師們在面對當時新興的社會或管理議題時,分析問題、提出觀點的思路歷程。仔細閱讀這些著作,相當於亦步亦趨的追隨這些偉大的心靈,慢慢培養我們分析問題、釐清因果關係的思想能力。此外,為了追求思想的寬度,我們不宜只「一門深入」的專精於少數大師的觀點,而應該廣泛接觸許多大師的作品,試著去學習吸收不同學者形成觀念與想法的邏輯與推理方式。
有些人或許認為,大部分重要學者的主要觀點,都已摘要在教科書裡,熟讀教科書即可,何況這些理論,在今天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但我的想法並不如此。這些大師們的著作,其結論到今天或許已經了無新意,或許因為時代變遷而不合時宜,然而我們讀這些經典的目的,不在學習他們的「結論」或引用他們的「名言」來炫耀自己的學問,而是學習他們分析思考並獲致結論的心智過程。
在現代學術界的遊戲規則下,博士班學生必須很早就專心致志於某一尖端的研究議題,以期及早從事論文發表。然而太早就在學習與閱讀上走向專精,犧牲了從廣泛閱讀經典中吸收思想養分的機會,就長遠而言,相當可惜。因為將來他們成為大學教師以後,勢必經常需要為學生詮釋議題多元的教科書、要回應高水準學生或企業界學員的提問、要在個案討論中整合許多各執一偏的理論與千變萬化的實務現象。面對熟讀教科書的聰明學生或在實務上有成就的高階經理人,教師必須憑藉著過去廣泛閱讀經典所培養的思想內涵與思想能力,才可能在思考層面上略顯高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