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不改,什麼都將淪為空談

就業問題是當今國家第一等大事,尤其是年輕人的就業情況更令人擔心。然而目前企業卻又普遍找不到人才,可見問題的關鍵是學校中所學與企業人才需求出現嚴重落差。針對此,政府近年來的主要對策是:讓青輔會等單位配合就業機構需求,努力來補足社會新鮮人「最後一哩路」的知能缺口。
但我認為,大學甚至研究所教育本身,即應與職涯發展所需的知能有所連結,使大學畢業生在思維能力、人生態度以及決策與行動上能以這些專業知能為基礎,為用人單位做出更具體的貢獻。換言之,大學裡所學要真的「有用」才行,以為靠兩三個月的補救教育,就能達到「學用相合」,未免想得太簡單。
要解決學用之間的落差,未必需要調整科系,因為任何學術或專業知識的內容,一定可以找到在職場上有所貢獻及創造價值的空間,問題是負責教學的大學教師,對自己專業所能貢獻的方向未必能充分掌握。換言之,解決人才供需的根本之道,在於調整大學的教學內容,甚至必須從大學教師的知能開始補強。如果大學教師都能了解學生所學在職場上哪些可以發揮,哪些尚有不足,而且也有意願去自我提升,就能大幅縮小知能供需的落差,並至少部分解決就業問題與企業的用人問題。
若真有心去做,其實不難。第一,大學教師要設法了解畢業生在職場上,哪些知能是有用的,哪些是不足的,然後努力將自己的專業與這些潛在需求結合,並溶入教學的內容中;第二,要對職場或產業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才能在教學中將正確的職場態度與倫理傳達給學生;第三,針對以上二者去學習、研究並充實自己,改進教學內容。如果大部分大學教師都做到這三項,國家人才的供需平衡,以及畢業生事業的發展必然可以改善。
然而這些理想,在目前制度下都將淪為空談。教育主管單位對大學最重要的評鑑指標是學術成就在國際上的「露出」,至於這些學術研究的過程或成果是否有助於學生將來在職場上的附加價值、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是否對學生未來的人生或職涯發展有正面助益,甚至各校系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學用相合的程度,幾乎完全不在關心的範圍之內。教育主管機關用哪些指標評估辦學績效,校長們自然就會朝這些方向去要求教師,當然也在根本上影響了教師分配時間與精神的方式。目前制度下,繁重的教學時數,加上發表的壓力,使即使原來十分有愛心的年輕教師,也不得不將「學生所學是否有用」一事,列入最後的考慮。
當大部分教師不關心或無力關心學生畢業後去了哪裡、日子過得如何、學的東西有沒有用;當教師在讀書與研究時心裡念茲在茲的是外國學術期刊編輯的想法和偏好;當「教學」在大學中已被制度貶抑成次等的活動時,學用之間的差距怎麼可能消失?
簡言之,制度不根本改變,一切呼籲與期許,都將淪為空談。

本文于2012年刊載於《今週刊》

專注力是關鍵

三十幾年來,個案教學一直是我主要的上課方式。上課時除了歡迎學生隨時舉手發言之外,也常隨機指定學生針對前一刻大家討論的主題,摘要內容並提出自己看法。此種上課方式,一開始學生似乎感到有些壓力,但不久後他們會發現自己不僅在思考上的參與程度大幅提高、頭腦變得更靈活,而且三小時的上課時間好像也過得特別快。這些現象背後的關鍵因素是「專注力」的提昇。
換言之,被要求仔細聆聽並隨時形成自己觀點,精神就必須專注,而專注促使全部心力集中於當前的議題,深化對它的理解,並進而與過去的相關知識與經驗快速產生聯結。這樣極有助於觀念的記憶與觸類旁通,甚至創意的產生。
一般聽講,學生當然也要心思專注才能理解吸收。然而往往是教師在台上努力講授,學生在台下思緒紛雜,「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但教師對提升學生的專注力無能為力。以討論方式上課,因為學生隨時有被要求發言的可能,有想法或疑問時可以隨時提出,因而促進了思考上的參與程度以及對當下討論議題的專注力。大家都知道「聆聽」、「思考」、「整合」的能力都可以經由個案研討而有所進步,然而這些都築基於專注力之上。專注程度提升以後,不只強化此一課程的學習效果,而且專注能力若在根本上逐漸改善,也有助於閱讀效率甚至主持開會、整合資訊的效率。
主持個案教學的教師,因為必須分分秒秒掌控討論的內容與方向,因此所需要的專注力也特別高,否則很容易迷失在來自各方的紛紜意見之中。我近年來主張,培養中高階管理人員管理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要求他們擔任個案教學的教師,因為在台上主持討論不僅考驗其專注力,而且專注力也會在這種壓力下被迫快速進步。
每個人天生專注力的水準高低有別,而且個案教學也不是提升專注力的唯一途徑。但可以確定的是:專注力不僅對學習有幫助,而且在工作上若能做到「心事相合」,隨時對手邊的工作集中心力全力以赴,事業上也比較容易有成就。
現代年輕人因為生活多采多姿,接觸的面向或資訊來源十分多元甚至零碎,維持專注力比較不容易(例如很難靜下來專心閱讀一本略有深度的書籍);另一方面,一定年紀以後專注力會隨著年齡而逐漸退步,這些都是專注力方面需要克服的問題。

●本文于2012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