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服務業的兩難及解決之道 (別來跟我搶吃小籠包)

經濟發展的路線,必然會出現「均」與「富」二者間優先順序的抉擇,也就是「創造財富效率」與「所得分配公平」二者間的取捨,甚至潛在矛盾。此一議題在擬定服務業發展政策時,更形凸顯。
最明顯的例子是醫療服務。台灣的醫療水準相當良好,在「服務業國際化」的大方針之下,理應大力發展「觀光醫療」之類的事業,吸引國外人士來台就醫及消費,以創造外匯收入。然而就有人擔心,這樣是否會排擠到本國人民就醫的機會?大量外國人來台接受醫療服務,究竟是將因服務對象的增加而分攤了醫療的固定成本?還是因為供需關係的改變而提高了就醫的價格?
又例如觀光業。台灣的好山好水當然值得向世人推薦,但請想像一下,如果太魯閣等風景區每天湧入數千位觀光客,對我們的國民生活品質有何影響?鼎泰豐、誠品等名店都擠滿了觀光客,對經營者固然有利,但我們自己國民想去吃客小籠包或享受一下瀏覽群書樂趣的機會也可能因此被剝奪。
這些情形在製造業比較不會發生。製造業的產品內銷可以豐富國民的物質生活;外銷則可為國家創匯。製造業規模的成長,除了可能產生環保問題,以及在水電方面造成工業與民生的競爭之外,通常不太會排擠到國民的生活品質。
和製造業不同的是,服務業的資源條件限制更多。資源有限是前述矛盾的主要原因。換言之,如果觀光景點為數有限,無論是國民旅遊或是國際觀光客,都只能在故宮博物院、101大樓、太魯閣參觀;好餐廳、好廚師為數有限;好醫院、好醫師也為數不多時,「內需」與「國際化」的矛盾就會很容易出現。在自由國家,服務的提供者(醫師、廚師、藝術表演團體,甚至是學者教師)究竟應優先考量本身所得的提高,還是放棄「國際化」而專心為國人提供平價服務,本來即屬於個人的選擇,但若成為政府政策,就不得不面對此一價值取捨上的兩難課題。
從公共政策角度,解決問題的首要之務,顯然是提高這些資源的總量。我們必須培養更多的好醫師、好廚師、好的藝文表演團體;開發更多有特色、高品質的觀光景點,這些價值矛盾才能化解。
而長期則應發展整合這些資源的能力。例如,我們要設法有能力建立整合平台吸引各國優秀的醫師,善用各國人才,再吸引各國人士來台就醫或健診,使台灣成為「亞太醫療中心」。這種做法要能實現在各行各業,才是走向「服務業大國」的長遠理想。

本文于2010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