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管理教育中的教與學

大學的主要功能是研究與教學。由於大學並非純粹的研究機構,因此,其教學工作應更重於學術研究。理由很簡單:社會或用人機構若看重大學畢業生或MBA,是因為相信他們在校期間經由學習而提升了知能的水準與創造價值的潛力。如果教師未在這方面善盡責任,或雖有豐碩的學術發表成果,但對學生知能的成長未能產生直接貢獻,則大學存在的意義就會面對挑戰。
再者,世界上所累積的學術研究成果,最終目的還是要提升眾人的知能,而「教學」也正是結合學術研究成果與知能提升的重要管道。
更嚴格地說,如果教師未能透過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知能水準,則學生何必讀大學?社會為什麼要投入大量資源支持大學的運作,或支付教師的薪資?

教學:是教還是學?

我在政大從事教學工作超過三十年,始終秉持美國企管教育的基本信念:學生的「學習」是核心,教師的「教」只是協助學生的自我發展與成長而已。
因此,所謂「教得好」,並非指教師上課時口若懸河、旁徵博引、口角春風;甚至也不包括資料準備充分在內。因為對管理教育而言,啟發學生思想、提升學生分析能力、擴大思考廣度,以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興趣與能力等,才是重點。易言之,教的方式要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這些作用的,才算教得好。
這是我對教學的基本信念。

互動式的教學和個案教學

運用文章、個案、實際體驗等為基礎所進行的互動式教學,是達到上述學習效果的最重要方式。在管理教育中,個案教學法尤其能發揮此一作用。我在西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許多老師都是出身哈佛商學院的企博士,他們在MBA的課程教學中,幾乎都將個案討論做為唯一的教學方法。在西北大學時,我修習、旁聽了許多使用個案教學的課程,長期用心觀察揣摩教授們的教學方法,課後再向他們請教個案教學的訣竅。受到了他們的薰陶,我從1976年開始擔任教職至今,上課也幾乎完全使用個案教學。
個案教學的過程,包括了:學生事先仔細研讀個案並進行分組討論;再到課堂上,針對教師所提出的一連串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隨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或看法,提出下一個問題。這些即席互動所引發的問題,教師可以要求原來發言的同學作答,也可以請其他人作答。
上課時,教師通常概不講課,也不必刻意用個案討論的結果來引申說明什麼理論,甚至同樣的個案在不同班級,討論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如果有相關的學理,則教師應指定學生在課前或課後自行閱讀,不必再由教師來講述,以有效運用上課的時間,同時也訓練學生自行閱讀,並從閱讀中培養理解學理、產生觀念、結合實務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學習作用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大量閱讀當然是培養思考能力的基本方法。而在個案教學中(討論文章也一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答問,則是訓練思想的捷徑。換言之,在個案討論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發言內容中,找出他們在思想上可以再行深化的方向,誘導學生(包括在場一起聆聽此一發言的其他學生)去想得更深入、更全面,或至少在學理的理解與運用上更正確。由於每一位學生的發言、理解、回應都不相同,因此,個案討論進行時,時時都可能產生可以啟發思想、考驗邏輯的機會,其結果造成了個案討論的多采多姿、變化無窮、引人入勝,而又充滿挑戰。
除了訓練思想之外,學生也被訓練去專心聆聽同學與教師發言的每一個細節,並隨時在腦海中進行分析、整合、批判,並形成自己的完整意見。此外,課前大量閱讀個案資料,以及在分組中的討論與互動,都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這些都是單向式講授,甚至大量閱讀書籍等所不能做到的。

教師的作用與感受

個案教學對教師而言,也充滿了挑戰與學習的機會。為了要針對學生的意見進行不斷的提問,教師也必須要求自己在聆聽與整合觀念等方面不斷成長。而且學生會提出不同的想法或分析邏輯,因此,答問過程也挑戰了教師的思想能力以及對學理的掌握深度,也因而加深了本身對學理的體會,甚至產生許多觀念上的創意。
這也是我教學三十幾年依然樂此不疲的原因。

本文于2007年刊載於《政治大學商學院校友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