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的發展如何走向良性循環?

世界各國產業發展的規律是:當製造業飽和或式微以後,國民就業與國民所得的來源就會逐漸轉向服務業。台灣過去十年來製造業成長減緩,但服務業所吸納的就業人口及所創造的整體價值卻成長有限。一般輿論將此一現象歸因於兩岸政策長期未能鬆綁,限制了服務業的發展空間。但事實上,若干早已鬆綁的產業並未因此在海外快速成功,而且未來即使全面開放,我們的服務業也未必能以大規模與現代化的經營方式,與世界級的同業一爭雄長。
服務業的關鍵問題或成長瓶頸在於人才。許多人建議台灣服務業在策略上應該擴大規模、提升服務品質、構思創新的經營模式,或走向國際化,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然而,若產業中的人才素質與數量未能達到理想水準,以上各種立意良好的策略構想都勢必落空。
所謂人才,大致上可分為高階領導人與中基層的中堅幹部兩大類。大部分的高階領導人在經營上都有其獨到之處,但企業經營不能僅依賴高階,因為制度的建立與運作、擴大規模或跨地區擴充、高階層策略構想的落實執行,以及營運流程中點點滴滴的品質維護、效率提升、創新改善,都亟需為數眾多、水準整齊的各級主管來負責。這些中堅幹部若能力不足,不僅難以進行授權與分權,而且也無法有效地教導更基層的新進員工或未來的接班梯隊。再者,未來高階人員多半也將來自目前的中堅幹部,後者的普遍水準,當然會影響十幾二十年後領導團隊的整體素質。
印象中,一線大學的畢業生或MBA,很少將金融業之外的服務業列為未來前程發展的首要志願。服務業對最優秀的年輕人吸引力不足,大致有三項原因:第一是待遇相對偏低,第二是升遷緩慢,第三是感到在此一行業中能學到的不多。
待遇低是因為企業規模偏小,整體創價能力不高,因而限制了薪資的水準;升遷緩慢是因為組織規模成長慢;學習成長受限,是因為國內服務業普遍知識存量不高、系統化的訓練少,或各級長官不擅於或無餘暇教導高水準的新進人員,僅能以長期在基層蹲馬步的方式,讓新人慢慢累積經驗。
再深入分析,這些原因之間其實存在著互為因果的循環關係:現有人才不足使得企業成長與規模經濟受限,規模不足既影響了利潤水準與薪資的吸引力,也無法支持系統化的人才培訓;而現有人才不足或過於忙碌,也使得優秀主管們沒有餘力深入教導新人。由於薪資水準與知能成長皆難以吸引新人,又再造成人才質量的不足。
在人才供給方面,由於各種服務業的產業特性差異很大,商管學院的教授們通常較長於討論跨產業的共同議題,未必能針對特定產業的需要設計教學內容。以致MBA或商管學院畢業生在進入職場時,對這些產業的運作方式都感到十分陌生,無法立即發揮作用,又未必願意配合服務業的傳統,長期在第一線的基層慢慢磨練。此一因素也使得前述的因果循環更形惡化。
釜底抽薪,欲使我們的服務業脫胎換骨,未來能在國際競爭中有卓越的表現,就必須設法在中堅幹部的人才培訓方面有所突破,才有可能打破前述的惡性循環。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