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人與被問

很多人不喜歡向別人提出問題,也不喜歡被問。而且似乎地位愈高、年紀愈大,就愈有此一傾向。在我們的文化傳統裡,「當眾提問」及針對別人的論點或答案持續提問,都不是很正面的舉動,甚至可能被視為不禮貌、富攻擊性、咄咄逼人、愛抬槓。因此,在較嚴肅的議題上,極少出現公開相互答問的情形。雖然現代組織管理一再強調充分溝通的價值,但基於以上原因,多數人或組織還是覺得維持緘默和諧比較合乎社會的期望。
事實上,此事與我們對知識的基本態度密切相關。真正在乎自己或組織知能成長的人,對「問人與被問」的心態與做法,絕對不應如此。
首先談「問人」。
第一,問是一種向他人請教的方式。有些人不願提問是因為擔心被別人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識不足,即使不懂也要裝懂,以維持「莫測高深」的形象。結果是:形象固然得以維持,但卻錯失了經由互動過程增長知識的機會。
其次,提問是一種耗費精神的心智活動。提問之前必須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知識庫」,並與他人論點互相比對,進而找出值得進一步請教的方向。此一過程的確有些「傷腦筋」,有些人懶得費神去想,即使隱約覺得疑團未解,也不願或無法提出問題。
第三,提問是澄清本身想法的重要途徑。自己對某一議題的看法與他人不同,可能是彼此對因果關係的認知不同,也可能是某些重要前提假設不同。為了充分了解造成彼此想法異同的背後原因,不只應勇於提問,甚至可能必須連續提問、逐項澄清。有些人對自己想法的正確程度以及獲致這些想法的推理過程並不關心,當然不想提問。
第四,提問也是啟發教學的主要方法。教師向學生提問,或針對學生意見提出更深入的問題,作用之一在了解學生對此一主題究竟理解多少,再則也可推論學生的知識結構中還有哪些缺漏或誤解。依據學生的答案,持續追問,有助於引導學生提升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協助學生自行建構出更完整的想法。如果教師對學生知能成長的關心不足,當然不願浪費精神採取這樣的教學方法。
總之,不問,以上正面效果都不會出現。
其次談「被問」。
第一,有些人覺得面對他人提問的壓力太大,避之唯恐不及。因為我們對這些問題,通常沒有現成的答案,有時必須現場針對問題整理出自己的想法,難免心慌意亂。自己想法的內容與架構愈不完整時,愈會如此。許多人擔心別人從自己的現場作答中窺見自己知識或架構的不足,於是視他人提問為畏途。然而事實上,積極面對一個具啟發性的提問,不僅可以為自己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考角度,而且也可藉機快速整理一下自己的「知識庫」,看看可以從過去的所知所聞中「調度」出哪些素材,來處理這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因此,如果對知識有正確的態度,應該樂於爭取這樣的自我成長機會,而不必在乎當下的答案是否完美。再者,現場答不好,固然一時「有失尊嚴」,但也因此促使自己事後再進一步仔細思考,長期下來,對本身觀念的建構當然大有幫助。
甚至可說,重視本身長期知識成長的人,喜歡被問;重視自己權威形象的人,不喜歡被問。
第二,在公開演講的場合,保留更多時間來進行「QA」,可以藉機了解聽眾究竟關心哪些議題,然後再設法針對他們有興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這是一種「顧客導向」的態度,有別於「配合自己偏好來決定講述內容」的方式。當聽眾水準較高時,針對他們的疑惑回答,對他們的幫助更大。
第三,在公開演講的場合,如果講者開放答問,又能虛懷若谷,不自恃權威,則很容易創造一種「百家爭鳴」的氛圍,使聽眾與聽眾之間、提問者與被問者之間形成高度暢通的多方溝通場域。因而產生的意見交流與知識創造,遠非單向講授所能企及。
「問人與被問」的頻率,反映出大家對「權威形象」與「求知態度」兩者之間的相對重視程度。這也說明了何以每個人知能的成長會深受其心態的影響。

本文于2008年刊載於《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