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知識的「運用」,就是當遇到問題時,設法從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存量或「知識庫」中找尋相關知識,對問題進行詮釋解讀,並試圖在知識庫中找到答案。然而除非是十分例行性的問題,否則未必找得到現成答案,因此必須在知識庫中不斷搜尋,再將搜尋所得的各種因果關係、資訊、經驗等加以整合,構思出來的解決辦法在實施前及實施後還應該隨時驗證或反省其正確程度,除了力求決策正確之外,也希望對知識整合與運用的方法有所改進。
要培養這種運用知識的能力,關鍵就在「多用」。經常針對問題,努力從知識庫中進行搜尋、頡取、整合,就可以因為熟能生巧而提升效率。
常常這樣「傷腦筋」,腦筋就會愈來愈靈活。這就像運動競技一樣,除了要知道「道理」,還必須經常練習,甚至在教練的密切指導之下有方法的練習,技巧才能達到較高的水準。大家都同意,「管理」的「skill」成分遠高於「knowledge」,因此用運動競技來比擬,應屬恰當。
商管教育中的個案教學,就是希望提供學生成本低廉的「傷腦筋」機會。平日能夠密集練習,將來正式上場比賽勝算才會比較高。在運動方面,好的教練不能只會以口頭來講道理,還必須要針對個別選手的動作進行「個人化」的指導,個案教師也一樣,也必須隨時針對學生在「聽說讀想」方面之不足來從事啟發。
「啟發」的形式,相當大一部分是「提問」。個案教師的提問內容,主要分在「喚起」學生知識庫中隱約記得的各種知識,並經由持續提問來提醒或誘導他們注意各種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矛盾,進而努力去「調度」、「整合」這些知識。易言之,教師角色就是在引導學生針對問題不斷的去想、去利用自己知識庫來進行上述的心智流程。
在個案教學中,一開始時許多學生會感到教師提問會帶來很大的壓力,事實上這是活化知識必要的過程。想將沉澱在知識庫中的內容「翻攪」甚至「解凍」,出現一些痛苦也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