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十年來了解企業實務的管道大致如下。
第一種是參觀與參訪。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大學畢業時已經參觀過台灣主要的三、四十家工廠,在當時很少人能如此。然而現在回顧起來,這些參訪其實價值有限。對生產線或辦公大樓走馬看花,再聽一些近似文宣的簡報,並無法對企業經營產生什麼深刻的了解。
其次是在研究案中的訪問或診斷。當我還是年輕教師時,曾追隨資深教授從事許多實務研究案和診斷案,後來自己也主持過不少。在過程中訪問了許多人,聽到過很多奇怪的管理問題,的確獲得不少成長。但這些管理現象以「病態」居多,主要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公私之間的矛盾,以及組織結構或制度不良所引起的各種問題。
第三是撰寫個案。依照學理的架構,用心寫幾篇個案,即使其中沒有太多有挑戰性的決策,但卻可以有機會深入了解此一產業運作的方式以及企業內部的實況。此一方式需要投入不少時間,成功的前提是訪問者必須要有完整而良好的觀念架構才知道要問哪些關鍵問題,提供個案的企業又願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成。缺乏這兩者,訪問過程及寫出來的個案都無法深入,在上課時也難產生具啟發性的討論。
第四是與企業高階人士進行個案討論。在深度討論時,才能有機會感受到他們內心深處形形色色的思維模式與管理方法,從他們的互相討論中也能聽到各種獨門的經營秘訣與管理智慧,甚至每個人的盲點。這是從以上三者不易獲得的。
現在我早已十分資深,因此有機會去擔任大企業的獨立董事或顧問,這些都非常有助於了解企業更深層的實務現象與問題。
多年來努力從各種管道了解企業實務,對教學、研究及寫作的品質當然有極大的正面作用。也讓我更明白,企業實務的學習吸收永無止境。而且所謂「實務」其實極為多元而動態,任何一位實務界人士所說的「實務是這樣的」,多半只是他的一偏之見,做法未必正確,也未必適用在所有的組織。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