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式的大學教育

   政府將來可能會鼓勵高中畢業生先工作幾年再上大學。有一些工作經驗再來讀書,的確有助於學用之間的整合,但此一做法也有若干限制。
首先是大學未必樂見此一政策,因為目前許多學校已經面臨招生不足,若在幾年裡又少了一大批考生,情勢將雪上加霜。其次是家長及學生不願意,因在現行入學考試方式下,工作幾年後很難考取理想的大學。第三是學生會擔心工作幾年後回學校,成為當年同學的學弟妹,感覺不好。第四是企業也未必願意,因為高中畢業生在許多基礎能力上還是一片空白,對企業的貢獻有限。
我建議大學可以實施「三明治式」的教育-學生在大二以後,到企業工作兩、三年,再回來學校完成學業。
此一做法的好處很多。從大學立場,至少不會衝擊招生人數,即使學生在工作的兩年間,學籍及在校生人數都仍維持;從家長及學生觀點,可及早擁有大學生的身份,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且學生已渡過了兩年嚮往已久的「大學生活」,到職場去轉換一下,可以刺激出新的活力或調整未來的人生方向。
對企業而言,讀過兩年大學的年輕人,心智應更為成熟,其貢獻潛力更可預測,而且來工作兩、三年比一般「實習」時間久,使企業傳授知能的意願更高。
對學生而言,由於進入大學後一年多就要面對企業或「職場」的挑選、兩年工作期間又可以省思學用間的整合,這些都可以使他們的學習更有方向。工作後返校也會讓他們更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
這對大學也有若干正面的衝擊。因為一年多後就必須將學生「推銷」出去,學校不得不從學生一入學即考慮產業的需要,因而在教學上就必須關心學生的就業價值,包括課程更務實而非僅介紹基礎學理,以及在做人做事方面的輔導與要求,這些對許多科系學生的學習及就業都有好處。再者,由於教師會參與學生在業界工作期間的輔導,而且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學生,其要求及期望肯定與完全沒有工作經驗者大不相同,教師就不得不調整教學內容來配合,這些都可以加速產學之間或學用之間的整合。
 
 ●本文于2016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