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MBA會變傻

   馬雲說送優秀員工去讀MBA,回來都變傻了,原因是「學了太多成功的故事」。因此他主張應多學一些失的故事,去思考前人怎麼克服困。此事值得探討。
首先,我同意「學成功故事」的效果的確不高。無論是名人演講或介紹成功經驗的案例,對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因為在這些成功故事中,學員很難對當時多元而複雜的決策情境產生感同身受或身歷其境的效果。同時,提供這種案例的企業或企業家,往往為了包裝形象,會將自己英明的決策過程描述得順理成章,最後的成功也是水到渠成。而且因為產業和組織差異極大,學了這些只有部分報導的成功故事後,根本無法複製到自己企業裡,如果勉強要「東施效顰」,結果通常是「畫虎不成」,因此別人看來似乎「變傻」了。
失敗案例肯定較有啟發,然而失敗的原因千百種,每家企業出現的問題及背景不同,也很難依據所學將別人克服困難的方法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學理的講授當然有參考價值,但如何在複雜的實務中活用學理卻不易傳授。學員聽完學理介紹後,未必能得其神髓,往往只學得一些術語或「黑話」而已。
我一向主張,互動式個案教學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這些個案內容未必最新,也未必是有名的企業,但就像「數學習題」一樣,它們的作用不在示範做法的對錯,而是做為訓練分析思考及活用學理的工具。當然互動式的個案教學還包括「培養決策能力」、「提升聽說讀想能力」的作用,但卻沒有「標準答案」,這些都和數學習題不同。
好的個案會儘量提供複雜程度與實務相近的決策情境,有各方的目標期待與限制條件、有成本考量、有客戶需求、有法規限制、有組織能耐的推估、有客觀的資料分析,也有主觀的研判。有時有明確的備選方案,有時則無;主角可能是CEO,也可能是必須配合上級及其他平行單位的專業經理人。換言之,個案就是模擬真實的決策情境,學員在討論中,經由教師指導去強化分析、思考、聆聽、發表、整合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不空談理念的決策習慣。與實戰相近但失敗成本低,教師雖無實戰經驗卻十分熟悉個案內容,足以勝任提問和引導的任務。
簡言之,互動式個案教學目的不在提供正確做法,也不在說明學理,而是經由討論來提升大家的各種能力,活化各人過去零散而缺乏系統的經驗。
MBA的版本或教學方式十分多元,阿里巴巴同仁去讀的MBA或許並非運用這種互動式的個案討論,因此造成馬雲對MBA教育的此一認知。
 
 ●本文于2015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