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而言,吸收學理知識最有效的方式是讀書而不是個案教學。個案教學是主要是希望經由討論,提升學生在「聽、說、讀、想」方面的能力。個案教學的教師,除了本身必須在這些能力以及邏輯思考上有一定水準之外,當然也要熟悉主持與引導討論的技巧和方法。
然而近年來,我在各種場合開設「個案教學方法」課程以後,深切感覺影響個案討論水準的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對相關學理的理解深度與內化程度。因為討論過程中,學生意見五花八門,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建議,其內容有些極有創意與可行性,有些雖有道理但完整性不足,有些則不合常理甚至存在謬誤。教師必須針對這些意見,即時摘要、回應、整合,並提出後續的引導問題。而教師發言內容與所引導的思考方向是否能讓學生接受、「服氣」,甚至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關鍵繫於教師對此事想法的正確程度。而「正確程度」當然與教師的學術基礎有絕對關係。
若是單向式講課,教師可以在課前針對上課主題充分準備,而且課堂上學生可以提問或提出不同見解的機會很少,因此對教師「功力」的測試壓力不大。個案教學則完全不同,因為當學生(其中甚至包括許多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學員)提出意見以後,全班同學都在聆聽思考,也都在試著形成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若無法有效回應,或歸納與提問背後的觀點不夠高明,則教師「引導討論」、「啟發思考」的作用肯定就大為減弱。
此外,本文想強調的另一個觀念是:個案教師在每次回應的當下,必須從自己腦海中努力蒐尋有關的道理來協助整理或支持本身的思考、論述與提問,此一過程是教師深化、活化與內化本身學理素養最有效的方式。因為教師未必能將過去所學的許多抽象學理常常記掛在心頭,時間久了甚至還會忘了它們的存在。然而在個案教學過程中,為了要回應學生的意見,教師不得不隨時進行上述蒐尋與整理的心智活動,並進而驗證這些學理在特定議題上的可行性與侷限性。久而久之,不僅可以對學理在實務上的應用價值有更深刻的體會,而且也能強化學理與自己思想的連結,甚至也可能因此而想到在學術研究方面創新且有實務意涵的議題。
教學、研究、實務,以及學理的內化、教師的自我成長,是可以如此互相結合的。
●本文于2014年刊載於《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