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明的是,「學生課前閱讀,上課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互動研討」這種教學方式,在先進國家較有水準的學校(包括研究所以及大、中、小學在內)早已行之多年。學生進行小型的專案研究或報告,到課堂後再來討論,當然也有,但「自行閱讀」與「互動討論」這兩部分顯然是必要的。就這些高水準的學校來說,這種方式是「正統」,不是「翻轉」。
其次,在美國某些中小學,由於學生自行閱讀時在理解上有困難,還是需要教師來「講課」。近年來互聯網或電子媒體日益普及,於是可以運用事先預錄的教學影片來取代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然而,「預錄講課」是一項具有規模經濟的活動,因此應在「統一製作」後讓大家經由互聯網來聽課。如果由每位教師自行錄製教學材料,不僅成本高,品質未必好,而且也完全未能發揮電子媒體的經濟效益。
第三,如果「講課」的工作被互聯網上的教學所取代,老師在教室中的角色及功能是什麼呢?我認為教師應針對課程內容,經由提問、澄清、回答、引導等方式,來主持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討論與互動,這樣才可以針對學生課前聽講或閱讀後的結果進行啟發與活化,並協助學生將所學「內化」,在知能上產生深刻的學習效果,而且也能逐漸提升學生在思考與判斷上的能力。
第四,上課做遊戲或分組專題報告當然是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但教師們必須在過程中,發揮教師的附加價值,亦即是在與學生互動中,教師應隨時讓學生體會到知識與實際問題甚至於人生的關聯。這在中小學的教學中,應該十分容易,在大學或研究所的上課中,教師對課程主題知識的理解深度與廣度,以及可以靈活應用的程度,當然是教學品質以及學生受啟發水準的關鍵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