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際技轉振興專技教育

   五十幾年前,政府有計畫的從美國引進現代企業管理教育,此一政策對近幾十年來國內企管人才的培育以及企業經營水準形成了極大的正面作用。當前我們十分需要高知識密集度的技職教育,也應比照過去的經驗,與先進國家正式合作來進行這種「技術轉移」。
民國五十年左右,台灣並無現代的企管教育,也沒有所謂的「MBA」。在當時國家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政府還是決定大刀闊斧的從先進國家引進當時最先進的企業管理教育,並由政治大學負責執行。於是政治大學與美國密西根大學正式簽約合作,成立政大企研所與企管系。剛開始的幾年,專業課程大部分由密西根大學派請美籍教授來授課,同時政大也選派年輕優秀的教師或校友前往密西根大學攻讀MBA,回校後成為第一批本土企管師資,也為華人的企管教育播下了長遠發展的種子。回顧這一段歷史,應可視為一次成功的「技術轉移」。
近年來大家普遍認為大學太多,有一部分應該退場或轉型。我認為參考過去企管教育「技轉」的經驗,應該在政府支持下,責成某些有心轉型並向上提升的科技大學比照五十年前的方式,正式從有先進專技教育的國家(及學校)進行技轉。理由有幾項:
   第一,任何教育都必須以良好的師資為基礎。過去十幾年因為技職教育式微,技職教師也逐漸減少,而許多科技大學在發表論文的壓力下已將重心逐漸移向學術研究。然而先進國家的技職教育不僅重視實做,而且早已邁向知識密集。未來的技職教育必須強調實做、專業與知識密集,徹底改變「為產業界提供廉價勞工」的形象,才能吸引優秀的學生。而從先進國家引進師資,同時派遣有潛力、有教學熱忱的年輕教師前往進修,才能達到此一目的。
第二,系統化的引進國外技職教育的整體制度、組織文化、教學方法與風格,可以使台灣的技職教育從根本上全面升級。
第三,由政府出資出面辦理,比個別學校或企業的技轉,效果更大。嚴格篩選種子師資、有計畫的分配專精領域,並藉由簽約使這些師資隊伍可以長期留校任教,未來才能快速培養大量的專技人才。
第四,所謂「高知識密集度」,表示這些參加技轉的教師,在培訓後可以發揮其過去學術上的知識基礎,成為理論與實務能力兼備、可以解決實務問題又能從事創新的優秀專技教師。在活化他們的學理素養以後,他們在技職教育上的表現與貢獻肯定會超越目前實務界十分受倚重的「老師傅」。

         ●本文于2014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