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派人出國進修,有幾項有待解決的問題。其一是應該派誰去,或經由什麼程序來選人;其二是派人出國學習的效果不易衡量;其三是由於成本高,能派出去的人少,帶回來的新知普及速度太慢。
針對此事,我一貫的建議方案是:先請國外大師指定課前應閱讀的文章或書籍,然後在國內(或組織內)招收許多對此一主題(例如國際談判策略或金融科技運用等)有興趣的人,開班研討,由國內對此一主題略有了解的專家或學者主持,等學員們對此一主題都掌握了相當程度的基本知識以後,再以考試選拔出外派進修的人員。
這種做法的好處很多。第一是以公平的方式選出對此一主題最有學習意願、學習能力(包括語文能力)及學習成效的人,沒選上的人沒有理由抱怨;第二,經由開班研討及考試可鼓勵更多人來學習此一領域的知識,易言之,即使後來沒有選上成為外派「取經者」,也能在過程中學習到不少東西;第三,學習對象既然是世界級大師,就應向他們請教高水準的問題,經過此一程序選派的人,對此主題已有相當了解,就可以去學習相對高深,或國內沒有其他人懂,又不易從閱讀中理解的新知識。否則繳交大量學費,若只是去學一些「ABC」等級的初階學問,未免有些可惜。第四,外派學員若對此一主題掌握水準高,也能獲得世界級大師對我們國家知識水平的肯定,長遠來看,對我們國家形象也有正面作用。
總之,先讀書、上課,再憑考試成績來選派人員,是到國外取經、為國家引進新知識時,成本效益最佳的方式。
當然,如果將「出國進修」視為一種對平日表現良好同仁的「獎勵旅遊」,就不必這麼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