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應配合社會與教學需求

天下雜誌507期封面故事指出目前大學面臨幾項問題:第一是高教投入資源雖多,但畢業生求職困難,企業界卻又找不到人才;第二是教授在現有遊戲規則下,不僅要全力衝刺學術文章的發表,甚至還被要求幫學校招攬學生;第三,有些學校因為人口減少等因素而有被迫「退場」的可能。
我認為這些看似複雜的問題,最簡單解決辦法是:「將大學的研究資源與能量導向業界的需求」。換言之,教育部不必要求大學全都朝學術發表去努力,而應鼓勵一些大學或科系針對台灣業界對知能和人才的需求,去深入研究並引進與創新相關的知識。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應表現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一方面也可將這些研究所獲致的知識,直接對業界提供專業的指導或服務。
此一做法與大家認知中的「產學合作」不同,在教學上也不只是針對書本來「備課」,而是以學術為基礎,經過研究將這些學理上的知識轉變為業界需要的內容。然而亦非所有學校或院系都應如此,而是各自選擇自己的定位(學術導向與實際問題導向的相對比重),後者可以直接從業界獲得資源,不必勞駕教育部來進行評鑑,教師也不需盡全力來「集點」(累積在國際上發表文章的「點數」)
此一做法有許多好處:
第一,學校或科系的生存與成敗是基於其對社會所直接創造的價值,不必經由第三方來評鑑其價值高低,因此可避免在評鑑指標與程序上的許多爭議。
其次,教學內容與方式更能配合社會需要,有助學生的就業及學習動機。
第三,企業可以從學術界獲得更多新的知能以及人才培訓的服務(包括工程、設計、資訊,以及企業經營上所有需要的知能),再加上大量合用的大學畢業生,不僅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而且也提升在台投資擴充的意願。
第四,大學教師是國家投入大量資源所培養的高級人才,他們的學識與青春不一定要全都投入在學術研究甚至配合國外期刊的潮流上。若能去做些與國家發展、企業需求或提升學生知能有直接幫助的事,可能使他們感到人生更為充實。
再次強調,我並未主張所有大學或科系皆應如此。而是針對當前的困境,建議應該讓有些學校有此彈性選擇的空間。有些領域中的學者著重高深的學術研究而不接觸實際問題,或其學術研究與實際問題及教學內容直接關聯性不高,對於他們的選擇,我們也應予以尊重。

本文于2012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