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是人才

社會對政府政策的期望,以及媒體上常強調的「政策」與措施,許多都是短期治標的辦法,例如民生物價管控、各種年金發放、投資獎助、稅賦增減、失業救濟、輔導就業措施,甚至各種所謂總體經濟上的政策工具等,都頗有頭痛醫頭的性質,並不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根本做法。
年輕人就業不易,待遇低微;工廠裁員或放無薪假;新的投資有限無法大量創造就業機會,這些都顯示出在低迷的世界景氣中,台灣產業整體競爭力出現了問題。台灣產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若長期不能提升,我們短期所關心的就業問題、社會福利、兩岸關係等都會落空,若僅依賴觀光與內銷型商業服務業(餐飲、時尚、文創等),也無法解決長期中的經濟與民生問題。
國家競爭力靠什麼?當然是靠人才,包括從高階到基層的人才。台灣在科技上長期是追隨者,關鍵原因是研發與創意人才不足;企業無法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跨國購併不易成功,也是因為經營管理人才不足;政府政策未能配合時代需要或執行力不佳,其實也是公務體系中的人才問題。各方面人才的質與量若沒有突破性的進步,前述各種從短期著眼,或只著重利益重分配的公共政策,都不會發生效果。有心走向全球的企業,因為在台灣找不到國際化人才,因此不得不高薪聘僱外籍的高手。
某位科技業大老請政府「給我人才,我就能成長」,另一位則抱怨當年母系的教育沒有價值,可見人才早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瓶頸。學校或主管機關在努力辯解之餘,似乎沒有採取具體行動,去深入研究一下,究竟各級教育、各種科系,包括協助中高階人員終身學習的在職教育在內,其教學的內容與教學方法是否合於未來職場上的需要?是否有助於學生未來的自我成長?投入大量資源去進行的「學術研究」,究竟對人才培育發生了什麼作用?更應有系統的去請教一下在職人員,他們對過去學校教育的意見,以及對未來知能成長的期望?各級主管對年輕同仁在知能方面的滿意程度如何?同時也該比對一下,其他國家的教育與培訓制度(包括公務人員)有何可以借鏡之處?
我多年前早已提出類似呼籲,但當時許多人所主張的「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似乎更有影響力。現在學用之間的差距日益明顯,產業又找不到人才,似乎該採取一些具體作法了。

       本文于2011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