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組織的動態能力

企業有策略才能永續發展。然而策略不只是規劃與分析,也不只是配合產業消長與環境變化來掌握機會而已,策略的重點最後還是得落實到執行。
談到落實執行,就與競爭優勢密切相關,而競爭優勢本來就是經營策略中的一環。競爭優勢解釋了:為什麼有人能很早就看到機會,其他人看不到?如果大家都看到機會,為什麼有人能掌握,其他人不成?為什麼有人可以發展品牌和通路上的優勢,有些人就做不到?為什麼有人可以在世界上找到雙方互利的技術合作對象,有些人則不能?為什麼有些企業可以不斷研發創新,有些企業的技術則始終難以超越同業?以上這些都是「能力」的問題,包括了「發掘機會」、「利用機會」、「執行策略構想」的能力在內。
成功的創業家,在這些方面通常都擁有一些獨特的能力,或其組織中有幾位「能人高手」,否則無法獲得創業的生存空間。然而,這些能力若長期只存在老闆或少數人身上,也有一定風險,因此這些能力應該設法移植或複製到其他人或團隊,使這些與競爭優勢有關的能力成為屬於組織的能力。
將決策與行動的考量或做事方法,經由教育訓練或書面SOP、辦事細則等,讓組織中更多的人可以獲得經驗傳承,並照章辦事,是將個人能力轉變為組織能力的第一步。
然而這些只能被歸類為「組織的靜態能力」。因為環境與策略不斷變化,僅靠組織內的規章制度以及嚴謹的流程來辦事,可能無法應變。因此還要進一步發展組織的動態能力。
簡言之,組織成員不僅在個人層次要保持對環境資訊的敏感度、對知能方面的持續成長,而且要能經由共同的理念與溝通語言,以及互相分享與互相協調配合的意願,有效的交流、整合大家的資訊、知能以及行動。這樣組織才能因應未來變化,並經由系統化的集思廣益來結合眾人智慧,做出高明的決策。
而資訊系統、組織學習的動能,以及可以結合成員之間,以及成員與整體組織之間長期共同利益的文化與制度,則是更根本的要求。
這是邁向大型化與全球化經營時,管理工作必須努力的方向。這些和成功創業家所需要的成功因素,大不相同,然而卻是企業未來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

    本文于2013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