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學術研究的實用價值

幾個月前在此專欄曾有兩次提到學術研究與實用價值的關係。第一篇指出,企業經營實務上考慮面向廣,學術研究則講求單點深入,因此任何單一的研究成果都不容易對複雜的經營管理提出具體有效的建議,但結合了許多篇研究成果後,就可能為大家提出極具啟發性的觀點。第二篇主張,教師在主持互動式教學的思維過程,就相當於整合學理與實際問題的研究。兩篇發表後,還有讀者希望我能談一些更具體的作法。
    首先要聲明,所謂學術研究有許多類型,有些是基礎研究,有些則偏向實用研究。基礎研究本來就不必關心短期的實用價值,但企業管理應屬於實用的領域,因此才有實用與否的課題。
影響研究的實用價值,最關鍵的是研究過程中(包括選題到資料蒐集及推導結論),研究者心目中的「對話對象」是誰。簡言之,如果心中念茲在茲的是國際學術界大老,則研究成果的學術成分可能較高,實用價值則未必;如果心中想要回答的是台灣企業界所關心的議題,則研究成果的實用價值就會高些。而依據我的了解,這兩種人-國際學術界與台灣企業界-所關心的議題,重疊性其實十分有限。
這背後的道理很簡單:潛在聽眾不同,會影響到我們的思維與選擇吸收的角度。例如閱讀一篇文章,究竟是準備報告給指導教授聽,還是解釋給學弟妹聽,不僅表達的內容與方式會大不相同,而且對這篇文獻的理解及吸收重點也不一樣。明白了這個道理,企業界就該體會,學術文章的主題、結論令他們感到格格不入的原因,是因為這種文章設定的讀者本來就不是企業界。
因此,若想提升學術研究的實用價值,學者們首先必須經常和實務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然後才可能知道台灣企業界在管理理念與方法上,已經知道了哪些?還不知道哪些?不同的企業界人士,對哪些管理議題最關心卻又缺乏一致的見解?從這些方面的認識所構思的「研究問題」,其研究成果才可能對實務界產生有價值的建議。
有了好的研究題目,研究者即可從先進國家的理論、實務,以及台灣企業的形形色色經驗中,設法找出可能的解答,並運用嚴謹的方法來驗證與取捨。然後明白的指出,基於哪些道理、在什麼情況下,我們的企業應該採取什麼做法可能比較正確。
以上是我個人認為若欲提升揮學術研究的實用價值的方法之一。然而這樣的研究成果,被先進國家學術期刊接受的機會不高。這也是許多年輕學者在二者難以兼顧的情況下,最痛苦的抉擇。

本文于2011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