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薪資水準才是關鍵指標

近來大學畢業生求職不易、起薪下滑,而企業界卻感到求才困難,表示學校教育與業界需求兩者間的落差已經十分嚴重。我認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利用財稅資料,統計各校系畢業三、五年後的校友薪資所得水準(不是起薪),公諸社會甚至做為學校評鑑主要指標,並藉此促使教育機構真正重視學生未來職涯發展,並配合此一使命調整教育工作中的每一項細節。
道理和「考試領導教學」完全一樣:評鑑指標必然引導學校和教師努力的方向。如果政府以「論文發表篇數」來評定學校的好壞,大家自然會盡全力發表文章;如果「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之比率」是指標,各校就會爭相聘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同理,若以「外籍生比率」、「通識教育多元化程度」、「是否有實習」做為指標,大家就會朝此採取行動。然而這些項目或其執行細節是否有助於「學生所學符合就業機構需求」卻不得而知。
目前評鑑雖然也考量畢業生就業情況,但問卷調查成本昂貴、可信度不高而且回卷率低。政府若真的重視人才供需失衡及年輕人就業,只需利用財稅機構的薪資所得資料與各校畢業生名冊比對分析,然後公佈結果,技術上不難。
公佈此一分析結果或列為評鑑指標之一,至少有兩項效果:
第一,考生在選擇科系時有更多的客觀依據。各校系不必投入廣告宣傳,只要能證明其畢業生就業後普遍受到僱主的倚重(反映在薪資水準上),考生自然會將它們列為優先選擇的志願。既然考生在選校系時重視畢業後的出路,政府就有責任提供這方面的客觀資訊。
其次,如果社會真的重視此一指標,全國校系的主管和教師們不僅會更關心畢業生的就業輔導甚至就業後的協助,而且在教學內容與方法、生活教育,以及實習、參訪等方面會認真思考究竟該怎麼做才真正有助於學生未來在職場上的發展,而不只是為了應付評鑑報告而大作文章,教師們也可以在「一切為學生前途著想」的目標下追求研究與教學之間的適度平衡。
如果所有校系都朝此方向努力,幾年後產學脫軌的情況將大幅改善。由於學用更相合,前途更光明,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士氣也會提升。效果明顯而成本不高,應可考慮採行。

本文于2013年刊載於《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