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外勞還是鼓勵重大投資?

解決失業問題是政府當前第一要務。「開放外勞以提振製造業」和「鼓勵投資高科技以創造就業機會」這兩種方案都是十分具體的產業政策,可以用來做為分析驗證政策可行性的案例。所謂分析驗證,是指針對重大政策背後的事實前提,以及所假設的一連串因果關係,逐一列舉並詳細辯證其正確程度的過程。
開放外勞以吸引台商回來是政府近來的政策思考方向之一。此一方案的有效性建立在一些關鍵前提上,這些可以簡化成以下幾個可以讓我們深思甚至進行實證研究的問題。
大陸的「騰籠換鳥」政策以及各種成本的上漲,在目前時間點是否足以形成台商遷移工廠的動機?
對台商而言,若同時考慮有形與無形的成本及種種不確定性,則大陸內陸各省以及東南亞各國,是否吸引力還不如遷廠回台?
過去幾年沒有遷廠回台,原因是什麼?僱不到基層勞工是主要瓶頸嗎?
如果開放外勞,並將薪資水準與本勞脫勾,不再是國際勞力市場上的三到四倍,是否會大幅提高台商回台的誘因?
我們希望將研發設計放在台灣,然而有些產業,研發設計必須接近製造單位才能有效溝通配合。如果台商將工廠遷回,會改善研發與製造的互動效益嗎?如果不遷回,他們是否可能乾脆將研發也一起搬走呢?
工廠遷回,是否能讓它們的生產技術及管理經驗轉移到台灣年輕一代身上,而非擴散到海外呢?此一轉移是否有助於形成下一世代的產業基礎呢?
這些製造業,直接勞工與間接人工的比例大約是多少?易言之,如果工廠設在台灣,每一千位基層作業人員的工廠規模,可以增加雇用多少本地人來擔任領班、品檢、設計、會計、總務、倉管、業管、資訊、人資等工作呢?如果此項比率夠高,對我們白領待業人員之就業問題才有幫助。
供應鏈與產業群聚有一定的規模門檻。如果只有少數廠商回來,效果有限,因而沒有人願意打前鋒,若對率先採取行動的廠商給予實質鼓勵,是否可以及早吸引足夠的家數以形成有效的群聚規模?
製造業回來以後,會不會對台灣服務業的商機及就業有所助益?除了明顯可見的餐飲等消費型產業之外,我們的運輸、倉儲、營造、房地產,甚至於會計師、律師或人力培訓業,會不會因此而可以從海外同業搶回一些生意呢?這對就業是否有明顯幫助?
如果我們將外勞的薪資水準降低到一般國際行情,會不會嚴重違背某些人士所堅持眾生平等的「普世價值」?如果放棄對此一普世價值的堅持,是否會有助於改善我們自己國民嚴峻的就業問題?
以上是我試著將「開放外勞-吸引台商回台-提升國民就業」這一連串的因果關係,拆解到可以一一驗證的程度。如果以上各項提問的答案偏向正面,表示此一政策方案相當可行。
另一項可能的政策方案是「鼓勵重大投資」,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投資。限於篇幅,本文無法再拆解一次。但如果像過去政府所獎勵的若干高科技產業,在缺乏自有技術的情況下,投入大筆資金(包括高額貸款)向外國購買整套昂貴自動化設備的做法,和「提升國民就業」二者間的因果關係,的確需要高人才能拆解。

本文于2012年刊載於《今週刊》